首頁 > 產業 > 正文

證監會對惡性違法違規“零容忍”

2020-09-23 02:17:48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馬換換 劉鳳茹)資本市場深改進程中,證監會把對惡性違法違規“零容忍”的態度一直放在突出位置。9月22日晚間,證監會官網發文稱,近日證監會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會上再度強調堅持依法依規監管,對惡性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

會議強調,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具體的,要密切關注資本市場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準確識變、科學應變,通過深化改革破難題解新題,推動資本市場治理能力和水平實現新的躍升。

其中提到,要全面、辯證把握“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之間的有機聯系。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進一步把制度完善起來、把規矩立起來,讓市場對監管行為有明確預期。堅持依法依規監管,對惡性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近兩年監管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頻頻發聲,目的在于加強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首先要提高其違法違規成本,違法犯罪成本不高,違法行為就容易泛濫,預計未來監管層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會越來越大,巨額罰款、高額賠償等或將成為證券市場執法的新常態。”宋清輝如是說。

實際上,在今年8月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時,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就曾表示,“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互為基礎、互為前提、有機統一。“建制度”是規范市場秩序,優化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礎;“不干預”是保持市場功能正常發揮、穩定市場預期和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路徑;“零容忍”是強化監管震懾,凈化市場生態的重要保障。

牛牛金融研究總監劉迪寰認為,只有保持“零容忍”,才能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減少管制、增強活力創造有利條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教授亦表示,“不干預”不等于放任自流,要堅持敬畏法治,依法依規辦事,重視預期管理,這與日常監管并不矛盾。

從近期監管行為來看,也反映了這一“零容忍”的態勢。9月21日晚間,證監會發文稱,對天山生物(行情300313,診股)等股票異常交易行為立案調查;此外,9月18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吳某某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王府井(行情600859,診股)股票案的通報”。

同時,會上還提到要統籌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協調發展。準確把握各板塊定位,堅持突出特色、錯位發展,不斷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科學保持IPO常態化。經Wind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73只新股上市,同比去年的123只新股大增1.2倍。

此外,會上也提到要扎實辦好創業板。充分認識創業板存量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客觀、理性、專業看待改革中的新情況,加強研究評估,保持定力,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的手段促進創業板平穩健康發展。以注冊制改革帶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完善。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穩步推進各環節關鍵制度創新,加快構建有利于注冊制實施的監管體系,逐步構建起各類市場主體歸位盡責、誠信自律的良性循環生態鏈。守牢風險底線,切實維護市場穩健運行。

關鍵詞: 零容忍 資本市場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