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平安證券魏偉:疫情加速經濟轉型,資本市場長期機會顯現

2020-09-24 18:47:19來源:投資時報  

中國經濟結構正處于轉型關鍵期,居民消費、人力資本和人口流動三大方向帶來機會。同時,中國將進入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發展的經濟結構,資本市場的作用將凸顯。在消費、科技以及一些龍頭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資本市場會帶來長期的、豐厚的投資回報

平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 魏偉

《投資時報》記者 田文會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大幅波動,但同時,也推動了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結構轉型,讓一些行業順勢崛起。如何把握后疫情時代的投資布局,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2020年9月22日,由標點財經研究院聯合《投資時報》主辦的“見未來2020第三屆資本市場高峰論壇暨金禧獎年度頒獎盛典”在北京王府半島酒店隆重舉行。現場超過300家上市公司及金融機構的嘉賓共聚一堂,圍繞全球經濟、證券市場投資策略、中國資管市場新趨勢、公募基金投資、區塊鏈以及后疫情時代企業的進擊與蝶變、大資管時代金融機構的突圍與創新等多個議題展開分享和討論。

在論壇現場,平安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發表了題為《穿越危機布局未來——2021投資策略展望》的主題演講。擁有十多年證券投資研究經驗的魏偉,在宏觀經濟、資產配置、市場策略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

魏偉在演講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中國經濟轉型進程,新消費習慣更加明確地被建立。同時,全社會都在推動數字經濟方向的積極轉型,大量線上化業務突然加速增長。

他還提到,危機帶來落后產能加速轉型,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凸顯。中國將更加強勁地推動科技創新,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而新基建為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奠定了基礎。目前,中國經濟結構正處于轉型關鍵期,中國經濟轉型具有三大特征,即居民消費、人力資本和人口流動。

同時,魏偉認為,中國將進入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發展的經濟結構,資本市場的作用將凸顯??苿摪搴?a class="ot1" >創業板改革是引領這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和領頭羊,其核心要義就是支持新興產業的融資和發展。未來,醫療健康、現代服務、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構成了發展較快的新興科技產業。在消費、科技以及一些龍頭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相信會像過去12年房地產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一樣,資本市場一定會帶來長期的、豐厚的投資回報。

新冠疫情加速中國經濟轉型進程

2020年,國內經濟結構在發生了顯著變化。

魏偉認為,變化體現在新消費習慣更加明確地被建立,同時,全社會都在推動數字經濟方向的積極轉型。疫情當中,能深刻地體會到人們對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線上醫療、線上購物、在線娛樂等的需要,大量線上化業務在2020年突然加速增長。無論是娛樂、學習、辦公等各種場景,在疫情影響下,其發展不但沒有停下來,反而加速。這種情況不僅在中國出現,在全球也都有出現。

今年,在美國,互聯網公司的業績都很好,雖然全球經濟經歷了非常大的衰退。魏偉表示,在2020年感受到了危機之后結構上的加速轉變。危機帶來落后產能的加速轉型,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則凸顯。同時,未來在科技創新領域,中國將更加強勁地推動科技創新,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并將以舉國之力突破很多核心產業的研發能力。2020年也意味著科技創新方面未來會有更大變化。

“新基建為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奠定了基礎。新基建投資是今年投資拉動方面很重要的投資方向,很多地方在建立數據中心、5G網絡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為未來創造了向數字經濟與科技創新進行大的經濟轉型的物質基礎。” 魏偉說。

具體來看,融合基礎設施包括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行情600869,診股)等;信息基礎設施方面,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包括5G、物聯網、衛星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基礎設施包括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算力基礎設施包括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創新基礎設施方面,包括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

中國有了高鐵網絡以后,產生的需求是打通第一條高鐵線路時難以想象的。“在以新基建為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落地以后,相信區域互聯網上面的應用,未來的需求也是現在難以想象的。”魏偉說。

中國經濟結構呈現三大特征

對于中國經濟轉型的階段和特征,魏偉認為,當前,中國經濟處于結構轉型的關鍵期。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整體上在全球保持著領先的、較高的增速,走完了美國經濟發展一百多年的路,中國的經濟轉型的力度和強度是最大的。相較2009年創業板開板,中國經濟結構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所以科創板全力支持信息產業的發展,并主要集中于七大新興產業。中國經濟40年增長很快,到了現在,轉型力度也非常大。

在魏偉看來,隨著居民收入增長,中國經濟從標準化、批量化的制造業,轉向個性化、定制化的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中國經濟轉型呈現三大特征,即居民消費、人力資本和人口流動。

其中,居民消費傾向從制造業產品轉為服務性產品。在該領域,未來在生物醫藥、通信、教育、娛樂等方面需求會有大幅度增長。2019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1萬美元,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時,其消費能力就一定會顯著地迸發出來。

人力資本方面,知識和信息投入增加,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崛起。金融、科研、軟件、裝備等大量的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將崛起,尤其是制造業領域,傳統的制造業以勞動力密集型為主,新興制造業一定是人力資本密集型,也將是中國經濟轉型當中最重要的著力點。

人口流動方面,居民為尋求更好的服務而涌入大城市。中國的新興區域發展規劃當中,未來有幾大增長極,包括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和中部等,大量城市集群的形成會帶來產業的聚集效應和強大的城市集群效應。

同時,魏偉認為,在GDP結構的變化中,工業和傳統服務業的占比將下降,人力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將上升。傳統、標準化、重工業化部分會下降,個性化、高技術含量的工業部分會上升。工業主導產業方面,信息、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行業的發展速度將會變得更快。

今年,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魏偉表示,消費引領和消費拉動的產業布局的引領變得越來越重要。在資本市場,白酒企業達萬億級市值,醬油企業達到千億級市值,在中國,似乎優秀的消費品一定是不愁消費者的。國家在包括收入分配改革、拉動居民消費以及居民收入方面也會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出來。所以,在新的雙循環格局下,今年的出口已正增長,好于資本市場的預期,明年的消費受技術原因的影響也會回到相對正向的增長當中,雙循環的大格局下經濟轉型速度會變得更快。

資本市場改革提速

在魏偉看來,任何一個國家進入以新興產業為主導發展的經濟結構時,資本市場的作用就會凸顯出來。

他表示,以間接融資為代表的商業銀行擅長給房地產企業融資,因為房地產企業有抵押物,但不擅長給軟件企業融資,因為其只有人才、團隊和思想創意等。這樣的企業由誰提供融資服務?答案是資本市場。

為什么2008年以來美國的資本市場是十年向上的牛市?魏偉認為,因為美國經濟早在八、九十年代就進入了以新興產業作為主導的經濟結構,所以其資本市場依托于優良的經濟結構,表現也特別好。美國的資本市場上,科技和消費類企業市值非常好。未來,中國進入同樣的經濟發展結構時,實體經濟會更加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資本市場的作用在這一變化過程當中也會充分地顯現出來。

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方面,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在過去兩年加速創新。在魏偉看來,科創板和創業板改革是引領這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和領頭羊,其核心要義就是支持新興產業的融資和發展。同時,資本市場對于頭部的有能力做大做強的企業變得更加友好。而且,創新的法制環境也提升了市場資金的活躍性,注冊制和退市制度完善,科創板和創業板漲跌幅擴大。將來,一系列制度改革可能還會出現,并加快資金的入市。同時,中國市場長期來看都處于隨時有流動性進入的環境,今年公募基金的發行量已突破2.2萬億。

魏偉表示,中國資本市場這一輪改革的力度非常大,而且是全面深化改革。2019年資本市場改革全面提速,2020年在疫情和國際形勢變化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性也不斷被抬升。當前資本市場的改革重點契合經濟轉型所需的方向。展望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進入了一個大趨勢的拐點,制度建設在2019年和2020年已基本改善完畢,在今年新的《證券法》框架之下,還有大量的資本市場新制度推出。在新制度環境下展望資本市場未來,相信制度是推動市場中長期上升非常重要的原因。魏偉認為,本輪資本市場改革的五大領域——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大力推動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加快推進資本市場的高水平開放,加大資本市場的法治供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共同構建了資本市場未來的制度基礎。

中長期產業投資布局:消費和科技

對于后疫情時代的產業投資布局,魏偉表示,中國經濟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從工業驅動轉向服務業驅動,從勞動密集型轉向人力資本/技術密集型,可以據此布局中長期的產業投資方向。未來,醫療健康、現代服務、高端/智能產品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構成了發展較快的新興科技產業。

他表示,短期看,所謂的“資本市場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確實沒有那么匹配,但中長期來看,一定會發現資本市場的發展是跟經濟發展的大方向相匹配。未來三到五年,資本市場的投資機遇一定來自于經濟轉型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機會,所以新興產業是非常重要的資本市場配置方向。

其中,生物醫藥行業一直是有長主線邏輯的投資性行業。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穩定增長,中國居民對醫療衛生領域的需求逐步提升,其中對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增長明顯,未來行業需求增速也會保持較高的水平。

魏偉稱,今年資本市場生物醫藥板塊漲幅較多,有一定程度的透支跡象,但長期來看產業的方向比較明確。這方面,代表性的有創新藥、高性能醫療器械及診療設備等。具有較大增長空間的醫療服務領域包括口腔醫療服務、眼科醫療服務、醫療美容服務、輔助生殖領域等。現代服務方面,代表性的有智能物流安防、文體娛樂消費、旅游業等。

資本市場有一句話:永遠不要與中國的消費者作對。在魏偉看來,消費端并不是消費者沒有能力和意愿,而是優質的產品供給不足?,F在,很多城市圍繞著消費相關產業不斷進行投資和布局,越來越多的城市有更強的接納消費者的能力。包括文體娛樂、信息消費、養老家政,以及智慧型醫療、交通以及互聯網消費等,都是未來魏偉相對比較看好的領域。他同時認為,在消費電子領域,5G極大增強了物物連接的便利性,借助于AI算力的高速發展,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時代到來。

智能制造方面,基于高新科技與進口替代的制造業轉型持續加碼,半導體、光模塊、新材料、航空船舶、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行情300024,診股)等行業發展日益提速。

十年前智能手機行業還是新興產業,現在資本市場已將它理解為相對傳統的周期性行業。“經過十年發展,全球現在除了蘋果、三星,剩下的都是中國企業,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等,這些企業不僅占領了中國的消費市場,也占領了全球的消費市場。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國的企業能不能把企業結構也做成和智能手機一樣?我們需要拭目以待。特斯拉一家壟斷不了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國很多企業未來有很大機會,整條產業鏈的投資規模非常大。”魏偉說。

他同時強調,也要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方向帶來的投資和配置的機遇,代表性的有5G、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

2008年次貸危機以后,在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環境下,十幾年里,全球資產中表現最優異的包括美國的科技股、中國的房地產。過去12年在中國買房一定是對的,因為中國核心城市的房價就是十幾年量化寬松的背景下全球資產的龍頭。

展望未來,魏偉認為中國的權益市場有機會,因為中國經濟經過十幾年轉型,真正進入了創新驅動、新興產業驅動發展的背景,在這樣的時代變化過程當中,資本市場將起到更大的作用,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在消費、科技以及一些龍頭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相信會像過去12年房地產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一樣,資本市場一定會帶來長期的、豐厚的投資回報。

(以上內容根據會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本人審閱)

關鍵詞: 平安證券魏偉:疫情加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