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盲道上的盲人去哪了?

2020-09-26 09:31:56來源:虎嗅網  

出品 | 虎嗅年輕組

作者 | 渣渣郡、戚露丹

題圖 | 視覺中國

本文首發于虎嗅年輕內容公眾號“難逃一吸””時激動得喜極而泣,在隨后一段視頻中他稱贊這是一款歷史上無障礙功能最為完備的游戲。

圖片來源:游俠網

 

不僅普通人如此,視障人士也會在社會生活中因為缺乏積極融合,而對周遭環境充滿攻擊性。

 

之前在采訪王偉力老師時,他提到一位視障人士坐公交車,因為車太晃不小心扶了旁邊女孩一把,被“指控”性騷擾,全車人因此不依不饒。

 

慌亂中他拽住女孩的頭發,甚至警察都不能讓他松手。這樣的做法或許印證了人們口中的“瘸狠瞎毒”,但人們不知道他這么做,只是因為百口莫辯的失明者只能通過“不撒手”才能找到“指控”自己的那個人,還自己清白。

 

你或許覺得這個故事很荒誕,充滿黑色幽默,但不幸的是,這正是我們當下面對這個群體時常有的困境。

       

圖片來源:pinterest

 

當下視障人士的困境并不是一道無解題。社會學家涂爾干提出過一個叫有機團結(organic solidarity)的概念:指的是在獨立人格健全、社會分工完善之后,人和人的關系也會更為緊密,而這種融合會讓彼此更了解、更尊重,進而產生一種道德的集體意識。

 

不過妄圖用純粹的思想道德說教改變現狀并不理性,維護社會的集體良知更需要的是制度的保駕護航。

 

在一些國家視障人士的生活已經十分方便,大多數人民也對為這個群體提供便利服務,法律也同時為他們提供保障,比如在日本非法占用盲道會因《道路安全法》被捕。而在美國的一些州,開車遇盲人不禮讓,可能會被判刑。

 

中國早在2007年就簽署了《殘疾人權利公約》也正在為視障人士更好的融入社會提供各項便利。但,每當看到占用盲道的自行車、在盲人按摩店看見20多歲就以對生活失去想象的技師,就格外希望保護來得再快一些。

 

大阪警方逮捕一對非法占用盲道賣CD的男女

圖片來源:產經west

 

在寫完這篇文章的最后一刻,我在回家路上去了趟711,在柜臺上我看見麒麟啤酒的季節限定款,叫秋味,很詩意。

 

我買了幾個,在拿起它往包里裝的時候,突然發現它的瓶罐上有幾個凸起,看了看,是盲文。

 

盡管不認識,但想到它有可能讓他們體會到秋天的畫面,感受到楓葉落紛紛的畫面,我就覺得有點——好吧,你懂。

 

 

 

根據2006年的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我國各類殘疾人總數為829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34%。殘疾人中,處于貧困線以下的達5000多萬人,占殘疾人口總數的65%左右,占全國貧困人口數的50%左右。他們在社會中常被稱為殘廢,甚至有時會成為明眼人消遣的笑料,生存狀況堪憂。

 

盡管不知道一篇文章能為某個群體帶來怎樣的改變,但我們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尋求一種可能性。因為無論處境多艱難,事物都會因為人的力量而改變,哪怕是讓一個改變過程加快了1毫秒,只要方向是對的,就好。

關鍵詞: 盲道上的盲人去哪了?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