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地平線CEO余凱:瞄準靶點 做頂層算力的賦能者

2020-09-28 00:31:59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見習記者 楊潔

    9月27日,《證券日報》主辦,華西證券協辦的《2020汽車資本論壇》在北京召開。在“車聯網的當下與未來?”圓桌論壇上,地平線CEO余凱認為,車載AI芯片是智能汽車的數字發動機。

    地平線是從事自動駕駛算法和芯片研發的人工智能企業,創始人余凱博士是國際著名機器學習專家,先后在美國研究院和百度從事人工智能研究與研發10多年。

    關于自動駕駛目前的布局和所處階段,余凱強調了芯片的重要性,他表示,無論是單車智能、還是車路協同,無論用激光雷達,還是用視覺,無論是輔助駕駛漸進式,還是直接跳到無人駕駛,都需要算力很大的芯片。“基本上所有的數據處理都是非傳統、非結構化的數據,是一種含有四維信號的時空數據流。這樣一個芯片,其實存在一個長期持續的靶點,我們一直瞄準這個靶點,可以設計一個通用的芯片計算架構,去賦能它。我相信這條路是五年前我們堅持,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們不斷堅持的。”

    余凱表示,從去年4月份開始,特斯拉漸進式的路線已經越來越清晰。它去年4月份開始搭載的這款芯片,接近72億次算力,下一代大概會是300萬億次/秒的超級芯片,是今天最強大智能手機的100倍。“我覺得對特斯拉這條路線不要質疑,必須跟。如果再不跟,未來五年以后是挺危險的。明年特斯拉會推出訓練芯片,訓練芯片部署在云端,云端虛擬芯片還是GPU通用芯片,如果用專用芯片來做至少可以提升十倍,明年會推出專用的芯片,會高效吸收大數據AI進化,這件事大家應該去認真思考。”

    談及車載芯片未來全球的競爭格局,余凱表示,一個頂層芯片型企業一定是生態型企業。眾多主機廠都應該學習特斯拉,但并不一定要成為特斯拉。每個主機廠要從自身的資源稟賦,找到未來智能出行時代的定位。“我們不一定成為特斯拉,但要學習特斯拉開放的生態分工協作。我認為現在車載智能芯片,到今天因為本身生產成本很高,從投入研發到獲得收入要花五年時間,今天走向量產只有英偉達和地平線,如果有另外一家走向市場,至少要晚上兩三年。咱們應該集中力量辦大事,軟件生態硬件生態建立起來,打造中國智能汽車市場除了特斯拉生態之外的一個開放生態。這個開放生態一定是一個某種開源意義上的操作系統,下面有底層芯片架構,上面有眾多的主機廠以及應用軟件和服務提供商。”

    余凱還分享了對于整機廠開發模式的看法,他認為打造智能時代的智能產品,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有一個智能的研發組織。“工程師在路上報了一個想法,回家把代碼調一調,通過人的邏輯判斷修改軟件、提升軟件,是傳統的軟件開發模式。但特斯拉是什么?特斯拉是打造百萬臺數據,不斷的上傳數據。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我們上傳數據以后,都不需要人工標注,就可以自適應的,越來越不需要標注,可以不斷的訓練循環。第二代AlphaGo,不需要任何人類對局的數據,完全通過虛擬的數據來不斷的靠純粹的計算提升他的棋藝。未來數據閉環驅動的自我學習,不斷進化到更高AI的自動駕駛的能力,這就個是2.0,特斯拉正在打造的模式。這意味著我們主機廠、我們的研發模式,也必須從傳統的軟件開發模式,到面向智能時代的軟件開發模式。要充分利用數據的上傳,數據的閉環去不斷的提升。這對我們的組織、流程、文化而言,其實都要重塑。根本上來講,在這樣未來的時代,谷歌都是傳統型的組織,都不是面向未來真正智能化的組織。我們要真正智能化產品,組織本身要成為智能化的組織。”

    “未來20年,人類將面臨的兩個最大的科技變革產業變革機會,一個是生物醫藥,一個就是智能汽車。從地平線的角度來講,希望在這個時代為大家做頂層算力的賦能者。”余凱說道。

(編輯 上官夢露)

關鍵詞: 地平線CEO余凱:瞄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