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中日韓一體化 可先實踐“貿易、金融集成交易平臺”

2020-09-28 05:31:32來源:國際金融報  

東北亞經濟金融合作話題可謂老生常談,其中“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歷時十年,已至第十六輪談判。客觀上,三方經濟合作潛力及效益巨大,但最大障礙在于國際政治方面。如果這一藩籬不能跨越,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以及整個東北亞的經濟合作始終是紙上談兵。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中美博弈的深入展開,國際政治格局有所松動。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子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交流效率全面提升,為跨越這一藩籬提供了另一選擇。

數字技術的發展首先帶來的是信息傳遞方式與效率的革命。在信息層面,全球各地的交流都可瞬間完成。這使得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透明,世界各地的連接更加緊密和通暢。

5G大數據、AI、超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必將給經濟模式、金融模式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其影響力之大、之直接、之深遠將遠遠超過一般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因素。二戰之后形成的國際政治格局的“隔閡”與信息技術所引發的“聯通”反差鮮明,在網絡信息技術層面的經濟行為全球化已經實現,藩籬都是人為設置的,例如,銀聯網、淘寶網、攜程網、微信、支付寶等都具有國際覆蓋能力,其國際化程度的不足都在于各國的人為設限。當下,日韓商家在柜臺上擺出了微信和支付寶的收付二維碼,說明中日韓之間的經濟聯動存在巨大的內在動力。

近些年,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中日韓在經濟上的合作有了一些現實可能性。去年12月24日,中日韓首腦在成都召開第八次領導人會議,今年8月28日,第23屆東盟與中日韓(10+3)經貿部長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會議通過關于緩解新冠疫情對經濟影響的行動計劃,強調就推動疫后經濟復蘇加強協調合作。

因此,基于現實的技術條件和制度條件,可以著手嘗試構建一種集貿易與金融于一體的網絡平臺。現實中現成的例子已經存在,例如,微信、支付寶、淘寶、京東等都提供了網絡交易平臺和支付、借貸平臺,只不過這些平臺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個人。

如果把上述平臺的功能加以整合、擴展并服務于企業,且擴大至國際范圍,就是我們設計的基本思路,即經濟主體可以在一個統一的網絡平臺上完成資質、征信、信息、交易、商檢、清算、征稅、物流等多種業務操作,完成商品交易和金融服務中一切信息層面的操作。這一平臺具有強大的綜合服務功能,監管嚴格并呈開放兼容的狀態。其嚴格監管體現在平臺端口進入機制的資質審核,以及運行過程中本著誠信、安全的具體規制。如此就形成了一個功能疊加、平等自由、規范安全、開放兼容的綜合服務機制——超級網絡平臺,主要著眼于商品交易與金融服務以及相應的投資活動,權且名之為“貿易、金融集成交易平臺”。

顯然,這一平臺的設立、運行首先是面向中日韓三國的,然后再進一步開放,從一國到跨國的主要改變在于平臺端口進入的標準設定。而平臺的運行過程則是5G等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的巨大舞臺,在保證基本原則和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以提高安全性與效率性,維持較高的自由度,并貫徹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可以想象,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這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這一高度集成的運行平臺也需要人為的主觀原則加以約束,以保證公正、高效、安全。所以,我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要貫徹以下原則:首先是平等公正原則,要保證這一機制本身的去利益化、去中心化,杜絕通過對這一平臺的掌控而謀取超額利益;其次是安全原則,要通過技術和制度設計來保證網絡安全;第三是政府主導原則,這一超級網絡的建立,既需要政府動用其資源和公信力加以建設,還需政府代表理性監管,在跨國層面即需要政府間的合作協調以制定制度;第四是漸進、開放原則,由于其工程巨大,所以要循序漸進,不斷融聯、擴張,為將來的版本提升、擴充留下端口。

最后,筆者認為,信息時代必然是一個不斷聯網的過程,最終趨勢是把一切不需要物理實體空間轉移的事物全部交給信息網絡而形成統一、集成的信息網絡平臺。在國際視域下,這一平臺是國際貿易平臺和國際金融平臺的集成與統一,又具有各自的獨立性。其客觀上蘊含的原則、理念也必將實現國際化延展,從而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有效管理的、高效安全的數字化國際貿易體系與國際貨幣體系。就國際金融而言,這一客觀機制充分體現了一直以來的國際貨幣體系“超主權”理想,使運行著無財富效應、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國際貨幣體系成為國際公共服務機制。

(作者系東北財經大學副教授、博士、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

關鍵詞: 中日韓 支付寶 金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