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從肉類加工巨頭到大消費新貴 雙匯發展“大象起舞”跳出新舞步

2020-09-30 10:03:01來源:上海證券報  

嗅覺靈敏的資本,在悄悄增持,千億市值的雙匯發展,股價翩翩起舞。與股價共舞的,還有公司新戰略新打法。

近日,上證報記者調研雙匯發展發現,在資本市場,雙匯發展已經開始了從“傳統肉制品加工巨頭”向“消費品企業”的轉變;在公司轉型發展上,也有了“向上完善產業鏈,鞏固市場話語權;向下切入餐飲等新領域,打開成長天花板”的新舉措。

雙匯發展副總裁、董秘張立文介紹說,公司致力于打造肉制品為主的供應鏈,不斷推出中式工業化產品和新型休閑產品,力爭顛覆大家對傳統火腿腸的印象,加速公司向肉類服務商轉型。

估值邏輯轉變

雙匯發展行業地位與實力早已為市場所知,1998年上市至今20余年,從未虧損。截至9月23日,公司總市值為1716億元,靜態市盈率28.23倍。在今年8月,雙匯發展市值曾突破2000億元。從今年初以來,其股價漲幅逾八成。

一個肉類加工企業,為何在資本市場跑出了這樣的速度?

“如果是加工企業,市場給予20倍的估值算是較高的,但如果是消費品企業,40倍的市盈率也是常態。”有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靜態市盈率看,雙匯發展已經開始從傳統肉制品加工企業向消費品企業的轉變。“對比消費類企業的市盈率看,天味食品是98倍,海天味業87倍,而雙匯發展目前不到30倍,未來還有一定上升空間。”

從另一維度看,市場對公司估值邏輯轉變的背后,源于良好的業績支撐。

財報數據顯示,1998年雙匯發展正式登陸A股,借助資本市場的東風和多年行業積累,公司從上市至今20余年內,從未出現過虧損。從近6年的財務情況來看,公司業績一直處于平穩上升狀態。2019年,公司業績增幅擴大,其中營收603.1億元,同比增加23.74%,凈利潤56.66億元,增幅54.38%,兩項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雙匯發展依然表現亮眼:公司實現營收363.48億元,同比增長43.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0.41億元,同比增長26.74%。這兩項指標的增速均超過近6年同期水平。

不斷完善產業鏈

對每年屠宰生豬量超過千萬頭的雙匯發展來說,豬肉價格波動對其影響不言而喻。

以2020年上半年為例,在新冠疫情和非洲豬瘟的疊加影響下,豬肉價格一路走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豬肉價格上漲104.3%。與之對應的是,雙匯發展在此壓力下也實施了提價政策。

據上證報梳理,僅去年一年,雙匯發展肉制品就進行了6次提價,整體漲幅約20%。

公司半年報顯示,從銷量來看,截至6月底,公司共屠宰生豬327.4萬頭,同比下滑61.83%;鮮凍肉及肉制品外銷量(含禽類產品外銷)149.6萬噸,同比下滑3.79%。

面對上述壓力,雙匯發展也在今年5月拋出了大手筆的“強身計劃”:擬進行一次規模為70億元的募資,用于肉雞產業化、生豬養殖、生豬屠宰、肉制品加工、雙匯總部等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募資33.3億元,占整個募資規模的47.6%。

公司表示,通過實施募投項目,可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和對資源的把控,同時,公司豬肉和雞肉產業整合加速,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的實施將提升公司肉類產品的多元化,更好地豐富產品的品類,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

據介紹,目前,雙匯發展已成為全國豬肉生產和銷售產業鏈最完善的企業之一,在17個省建有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形成了養殖、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連鎖商業等完善的產業鏈,擁有遍布全國的100多萬個銷售網點,產品在絕大部分省份可實現朝發夕至。

轉型“大消費企業”

如今,已穩坐肉類加工企業的龍頭老大位置30年的雙匯發展,也踏上敏捷轉型之路。

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798,公司召開了明星黃磊代言及雙匯筷廚新品發布會。2019年9月26日,在成都舉辦的世界肉類大會上,公司召開了中國兒童高端肉制品品牌智趣多新品發布會。2020年公司更是新動作不斷,火炫風抖音挑戰賽、王中王街舞大賽、小獅子IP動漫視頻,以及聯合中國頭部網紅薇婭、美食明星林依輪、段子手羅永浩,有節奏地開展直播帶貨等。公司這一系列策劃運作,都在傳遞出一個清晰的意圖——品牌年輕化。

雙匯發展副總裁、董秘張立文告訴上證報記者,目前公司新產品開發與推廣的整體思路是“精心設計、謹慎推出、聚焦主導、持續推廣”。他進一步解釋道:“在產品開發上,我們不追求數量,更注重質量,一年推出20到30個主導產品,持續3到5年進行推廣,從而打造出大單品、大爆款。”據了解,雙匯發展今年已推出多款主導產品,一些新產品單款年銷量預計可達5000噸以上。

除了在已有領地玩出新花樣,雙匯發展還不斷開疆擴土,積極進軍新領域。

今年4月26日,雙匯發展聯手阿里,正式推出蛋白素肉戰略新品類。與此同時,公司又以7.3億大手筆收購控股股東羅特克斯所持有的上海雙匯、意科公司、杜邦蛋白、杜邦食品等6家公司的股權,正式布局人造肉市場。目前,公司已相繼推出手撕蛋白肉、蛋白火腿腸、蛋白肉餅等產品。

布局人造肉領域的同時,雙匯發展還跨界做起了餐飲。

今年4月份,公司斥資1億元成立全資子公司雙匯餐飲。6月份,公司又牽手嘗高美,計劃在上海設立合資公司,并開設品牌餐廳,拓展內地市場。其中,嘗高美負責開設現有的品牌餐廳,例如牛気、多賀野、Parkview、Rakuraku拉面等,雙匯發展則負責大部分食品配料和相關物流供應。

據了解,此次跨界,雙匯發展不僅可以對餐飲行業有更深的了解,還會將公司已有的養殖、屠宰、深加工、物流等連起來,打造餐飲供應鏈。

向上,完善產業鏈,擴展市場話語權;向下,不斷突破,涉足新領域,打開成長天花板。張立文告訴記者,未來,雙匯發展將在公司董事長萬隆“調結構、擴網絡、促轉型、上規模”戰略指引下,不斷完善企業產業鏈,加速推進產業升級,加快產品結構調整,不斷推出中式工業化產品和新型休閑產品,力爭顛覆大家對傳統火腿腸的印象,加速公司向肉類服務商轉型。

關鍵詞: 從肉類加工巨頭到大消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