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理財子公司發力ESG理財產品 低利率環境下長期投資受期待

2020-09-30 10:03:02來源:上海證券報  

9月份以來,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相關投資興起,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推出ESG理財產品

9月30日,蘇農銀行“錦鯉魚綠水青山ESG主題”理財產品開始募集;9月25日,光大理財“陽光紅ESG行業精選”正式發售,這是光大理財成立以來推出的第三只權益產品;9月22日,農銀理財“農銀同心ESG主題”理財產品開啟募集第一期,而此前,該公司已推出了7款“農銀安心”系列的ESG理財產品;9月16日,興銀理財推出其首只ESG理財產品“興銀ESG美麗中國”,該產品面向興業銀行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發售。

9月28日,華夏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華夏理財正式開業,與其他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同的是,華夏理財單獨設置了科技板塊和ESG板塊,表示要做大做強ESG品牌。

ESG被視為社會責任投資理念,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簡稱,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代表了一種長期潛力投資策略

ESG投資策略已在歐美資產管理市場應用了幾十年,近幾年開始在國內資管行業中興起,公募基金最早引入這一投資策略。自2019年4月華夏銀行發售第一款ESG主題理財產品開始,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啟發力ESG投資,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相繼開發ESG主題的理財產品。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農銀理財、建信理財、中銀理財、光大理財、興銀理財5家理財子公司和華夏銀行、蘇農銀行2家銀行,共計發售29款ESG主題的理財產品。

從投資性質看,除了光大理財的“陽光紅ESG行業精選”為權益類產品外,其余ESG主題的理財產品多為固收類和混合類。目前銀行系ESG主題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在4%上下。

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偉認為,在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過程中,控制產品風險特別是底層投資標的風險尤為重要;同時,銀行理財幫助投資者資產保值增值的核心理念沒有改變。在此背景下,將ESG投資理念嫁接進銀行的投資研究中,既可以通過精選、優選資產投資標的有效控制產品的風險,也可以使得理財產品的投資績效提升。

“每次危機都會誕生一些新商業模式和發展領域。”中投公司總經理居偉民日前在出席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峰會時評價,疫情考驗了企業在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總體來看,高ESG評分的企業風控能力更強,展現出了更強的抗周期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享受了比較高的估值議價。

居偉民表示,ESG投資受到社會大量關注,中投也推出了自己的ESG投資政策。

不過,當前國內資管行業在發展ESG投資方面依然面臨不少障礙,主要體現為國內市場的ESG評級體系以及機構ESG信息披露不完備、實踐應用程度低等問題。

當前,已有銀行和相關機構開始逐漸搭建ESG服務體系,推動市場ESG投資產品開發。例如,華夏銀行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ESG系列股票指數(中證ESG120策略指數、中證華夏銀行ESG指數)今年上半年上線;9月下旬,中央財經大學開發的“中證中財-蘇農長三角ESG債券指數”上線,并發布了“中國公募基金ESG評級”;10月21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也將正式發布滬深300ESG債券指數和滬深300ESG信用債指數,進一步豐富指數體系,為投資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資標的。

關鍵詞: 理財子公司發力ESG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