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城市品質提升 居民生活舒心

2020-10-07 09:50:15來源:人民日報  

福州全力辦好舊屋區改造實事

城市品質提升 居民生活舒心

新房在一天天“長高”,吳益峰每天都要去瞅瞅。那是他的回遷安置房,他不愿錯過每一點變化。

福州市臺江區紅星排尾地塊,吳益峰和老伴唐月英在這里住了36年。周邊日漸繁華,這里的時間卻一度像凝固住了:760多畝地,擠進了3萬多居民;路是“盲腸路”,房子自己搭,管網電線早就年久失修,晴天怕火、雨天怕澇。夫妻倆的磚木房,占地只有17平方米,他們蓋了四層。多年前的一場臺風,大水漫到了唐月英的腰。她是社區干部,趕著去救災,“就怕電線掉水里,有危險。”

有著約3600棟老房子的紅星排尾地塊,曾是福州二環以里最大的舊屋區。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再難的問題也要解決,可人多,矛盾也多;資金難、拆遷難、安置也難……難題怎么解?

爭取國開行貸款,啟動資金就位。全市統一拆遷政策,街坊們不再猶豫。500多名干部齊上陣,僅2個月簽約率就近96%。最讓人滿意的是安置——大公司競拍開發住宅地,商品房、安置房一起建。有了“安置型商品房”的新模式,絕大多數拆遷戶都選擇了回遷。今年9月中旬,吳益峰夫婦剛剛選完新房。

福州舊屋區改造,紅星排尾地塊是樣板,也是縮影。

2017年8月,福州啟動三年舊改計劃,106個連片舊屋區,全部納入其中。

全市一盤棋,資金、力量、安置、任務“四統籌”,規劃設計、征地拆遷、安置房建設等“七同步”,思路更廣、底氣更足。截至目前,106個舊屋區改造已進入收尾階段,惠及群眾超過21萬人。

“紅星排尾地塊760多畝,住宅用地只占460多畝,其他土地呢?”在規劃示意圖前,記者問。

“配套道路、水系治理、城市公園、學校醫院、歷史街區修復……以前想補的短板,這次一步到位。”臺江區有關同志一語解惑。

舊屋區改造,改善的不僅是住房。

晉安區恒嶼組團片區最典型。高品質住宅小區拔地而起,千畝生態公園鑲嵌其中,城市商業綜合體人氣正旺——昔日的城鄉接合部,變身“城市會客廳”。“舊改不僅拆出了發展空間,補上了民生短板,更拓展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質。”福州市市長尤猛軍說。

達不到拆遷標準、功能環境卻已老化的小區,咋辦?

福州同步進行“插花式”改造:既做硬件,又做軟件;既做“面子”,又做“里子”;既做政府規定的“基礎動作”,又提供群眾可選的“升級版本”。“過去3年,我們改造了415個老舊小區,今年還將改造126個。”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局長羅若谷說,“分類施策,讓城市更安全、宜居,讓群眾更有幸福感。” (記者 顏珂 邵玉姿)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洋

關鍵詞: 城市品質提升 居民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