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金融政策護航綠色農業發展

2020-10-13 02:36:30來源:國際商報  

■本報記者 劉旭穎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發展綠色金融的政策。 2015年4月,中央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就提出要推廣綠色信貸;2016年,人民銀行等7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在國家層面第一次對綠色金融作出了系統性的安排。2017年6月,國務院在浙江、廣東、新疆、貴州、江西5個省設立了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積極支持和鼓勵地方探索。2017年10月,綠色金融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被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 “十八大以來,農發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開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業務,取得了積極成效。”在農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研究處處長趙海介紹道,目前,全行已經認定的綠色項目有3200多個,支持的綠色項目貸款余額有6000多億元;發行綠色債券200億元,投入到林業、節能、環境等多個領域的綠色項目中。 值得一提的是,農發行支持的綠色發展企業中有不少取得亮眼成績,山東濱州中裕食品就是其中之一。趙海介紹,目前,該企業實現了從土地流轉、糧食種植、生豬養殖、沼氣生產到精深加工、快餐連鎖等全產業鏈的綠色發展模式,能夠將種植養殖業和加工業的廢渣廢水再次利用,實現污染物的零排放。 “目前,我國在綠色發展方面還面臨著很大挑戰,特別是污染防治領域。”對于如何推動綠色金融發展,趙海認為,首先廣大涉農企業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提供綠色生態安全的產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其次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本需加強溝通,相互借鑒有益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加大綠色信貸的投放力度。 全天候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連靜則認為,對于種植養殖業從業者來說,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在這一情況下,辦理農業保險是一種必要的風險防控措施。 2006年-2019年,農業保險的保費每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2019年,中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達672億元,提供風險保障3.6萬億元,農業保險的保障充足度達51%,服務農戶1.8億元。 “2019年10月,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5處提到了農業保險。國家正在政策方面加快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楊連靜說。 實際上,雖然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農業保險國家,但仍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仍以種子、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為主,保生產成本剛起步,與發達國家保農民收入相比,保障的總體水平仍然偏低。保險產品供給、保險機構服務與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需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楊連靜認為,未來還需要從以下四方面推動農業保險發展: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推進農業保險的改革試點,并擴大對大宗農產品的保障;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及收入保險的試點;拓寬農業保險的服務領域,探索構建涵蓋財政補貼基本險、商業險及附加險等農業保險產品的推廣,同時推廣指數保險、區域產量保險、涉農保險,探索開展一攬子綜合保險,將農業大棚、農業倉庫及生產設施納入保險保障范圍,開發滿足新型農業生產主體的保險產品;加大政策扶持,深化貧困地區的農業保險,并逐步向保障市場風險傾斜。

  ■本報記者 劉旭穎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發展綠色金融的政策。

  2015年4月,中央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就提出要推廣綠色信貸;2016年,人民銀行等7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在國家層面第一次對綠色金融作出了系統性的安排。2017年6月,國務院在浙江、廣東、新疆、貴州、江西5個省設立了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積極支持和鼓勵地方探索。2017年10月,綠色金融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被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

  “十八大以來,農發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開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業務,取得了積極成效。”在農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研究處處長趙海介紹道,目前,全行已經認定的綠色項目有3200多個,支持的綠色項目貸款余額有6000多億元;發行綠色債券200億元,投入到林業、節能、環境等多個領域的綠色項目中。

  值得一提的是,農發行支持的綠色發展企業中有不少取得亮眼成績,山東濱州中裕食品就是其中之一。趙海介紹,目前,該企業實現了從土地流轉、糧食種植、生豬養殖、沼氣生產到精深加工、快餐連鎖等全產業鏈的綠色發展模式,能夠將種植養殖業和加工業的廢渣廢水再次利用,實現污染物的零排放。

  “目前,我國在綠色發展方面還面臨著很大挑戰,特別是污染防治領域。”對于如何推動綠色金融發展,趙海認為,首先廣大涉農企業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將提供綠色生態安全的產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其次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本需加強溝通,相互借鑒有益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加大綠色信貸的投放力度。

  全天候保險代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連靜則認為,對于種植養殖業從業者來說,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在這一情況下,辦理農業保險是一種必要的風險防控措施。

  2006年-2019年,農業保險的保費每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2019年,中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達672億元,提供風險保障3.6萬億元,農業保險的保障充足度達51%,服務農戶1.8億元。

  “2019年10月,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5處提到了農業保險。國家正在政策方面加快農業保險的高質量發展。”楊連靜說。

  實際上,雖然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農業保險國家,但仍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仍以種子、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為主,保生產成本剛起步,與發達國家保農民收入相比,保障的總體水平仍然偏低。保險產品供給、保險機構服務與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需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楊連靜認為,未來還需要從以下四方面推動農業保險發展: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推進農業保險的改革試點,并擴大對大宗農產品的保障;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及收入保險的試點;拓寬農業保險的服務領域,探索構建涵蓋財政補貼基本險、商業險及附加險等農業保險產品的推廣,同時推廣指數保險、區域產量保險、涉農保險,探索開展一攬子綜合保險,將農業大棚、農業倉庫及生產設施納入保險保障范圍,開發滿足新型農業生產主體的保險產品;加大政策扶持,深化貧困地區的農業保險,并逐步向保障市場風險傾斜。

關鍵詞: 金融政策護航綠色農業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