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商業志 | AMC院線萬達浮生

2020-10-22 02:01:39來源:觀點地產網  

在美國疫情持續升溫的當下,電影行業不得不被按下暫停鍵,影院關閉、電影節延期、影片撤檔......大連萬達集團持股的美國AMC院線也持續遭受沖擊。

10月20日,AMC娛樂控股公司表示,將通過股票發行的方式籌集現金,并努力尋求重組債務,避免申請破產保護,此次AMC計劃最多發售1500萬股A級普通股。

按照當前股價計算,AMC將在本次售股中籌集約4700萬美元,1500萬股約占流通股總數的14%。

事實上,在美國影院關閉期間,AMC院線沒有產生任何收入,今年以來不斷傳出破產清算的消息。如今,面臨業績持續出現虧損、現金流緊張,AMC院線唯有通過發行債券、股權籌資等方式“求生”。

但從目前的賬面資金來看,4700萬美元的募集資金或許無法讓AMC院線的現狀得到大幅的改善。

作為一家老牌的電影公司,AMC早些年曾被稱作是影院的霸主,但在經歷了成立之初的意氣風發、萬達收并購的“蜜月”,再到如今的落寞孤寂,AMC院線十余年的沉沉浮浮,是商業模式的弊病,是萬達低迷的牽連,而這次的全球疫情則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羅曼蒂克消亡史

在電影的經典橋段當中,灰姑娘總是在最低落的時候遇上王子,而AMC院線與萬達的相遇也有種羅曼蒂克的味道。

AMC創立于2007年,是美國最大的連鎖電影院運營商,在全美經營346家影院,擁有5028塊屏幕,在全球則擁有超過1000多家電影院,擁有超過1萬塊熒幕。

2012年,美國影院行業處于歷史低谷,AMC的業績持續低迷,在AMC連年虧損債務纏身之際,萬達集團宛如救世主般降臨。據過往報道顯示,同年5月,萬達集團和美國AMC影院公司簽署并購協議,萬達以26億美元并購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國AMC影院公司,并表示將繼續投資不低于5億美元用于后續運營。

彼時,市場預計AMC院線的估值僅15億美元,而萬達的并購方案無疑較估值溢價翻倍,這也讓不少市場人士驚呼“不值得”。

當時的王健林一心只想通過這種“蛇吞象”的并購來打通國際影院市場,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寄以厚望的AMC院線會在八年之后走到如今這般地步。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10月20日,AMC娛樂控股公司宣布,將通過股票發行的方式籌集現金,此次計劃最多發售1500萬股A級普通股,占流通股總數的14%,募集資金約4700萬美元。

企業采用股票發售的方式進行融資多少有些無奈。今年以來,AMC院線的償債壓力不斷加大,但影院經營始終無法恢復,雖然該公司試圖通過債券融資等方式來補足資金缺口,但依舊無法解渴。

分析人士告訴我們,通過發售股權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屬于股權融資的一種方式,這種融資方式不會計入負債,企業也沒有固定的付息壓力,更不存在償還本付息的融資風險。

但相較于發行債券,這種股權融資的方式使用的更少一點,“因為股票的配售和發售都會對股權產生稀釋效應,也就是說,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會減弱,這也會對投資者的信心造成影響,導致股價波動”。

數據顯示,20日開盤以來,AMC娛樂的股價持續下滑,截止美東時間10月20日收盤,AMC娛樂報價3.09美元/股,降幅達到12.71%,而該公司的市值僅為3.38億美元,較2012年的收購價格大幅降低。

“現在海外疫情還十分嚴峻,影院還處于閉店停業的階段,AMC受到疫情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這樣下去會出現更大程度的虧損”,上述分析人士透露。

或許,對AMC和萬達而言,相遇的故事從來不缺羅曼蒂克式的美好,但故事的進展終究與大時代格格不入,最終只能步入消亡。

據悉,自今年年初海外疫情爆發以來,AMC院線試圖通過閉店、解雇員工、高管減薪等方式來留存現金,但依舊無法阻擋破產傳聞的出現。

最早是在今年4月,外媒消息提到,由于冠狀病毒的流行,萬達旗下美國最大的連鎖影院AMC劇院的業務已經關閉,隨著現金儲備的減少,AMC劇院申請破產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同日,萬達就于官網發布聲明破謠。隨后,AMC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破產消息,而公司管理層也樂此不彼的一一進行辟謠。

分析人士提到,“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影院已經有反彈趨勢了,但國外疫情還比較嚴峻,海外影視行業還是比較艱難,AMC破產清算的消息,也說明此類企業現階段資金狀況捉襟見肘”。

據悉,今年第二季度,AMC錄得凈虧損5.6億美元,截止6月末,該公司的短期負債有2000萬美元,應付賬款4.36億美元,長期借款54.98億美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13.98%。

而截止6月末,該公司的在手現金不到5億美元,公司每月的現金消耗約為1.55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AMC的賬面資金撐不了太久。

王健林的電影圍城

王健林有一個電影夢,他曾提出過一個“小目標”:2020年要占據全球電影市場20%的份額。

或許,收購AMC那年,是他離目標最近的時候。

2012年,萬達第100家影城于鄭州開幕,同年,萬達成為國內首家年度累計票房突破20億的電影院線,在國內走的順風順水的王健林,便將目光投向了海外。

據悉,萬達在接盤AMC后,很快實現了這一平臺的扭虧為盈,并在2013年推動AMC在紐交所上市,彼時,萬達手中所持有的AMC股份市值躍升至14億美元。

在上市之后,AMC先后以9.21億英鎊、12億美元和9.3億美元收購了歐洲的Odeon & UCI院線、美國Carmike電影院線公司和北歐最大院線Nordic,實現規模的擴張。

與此同時,在AMC大力發展的那幾年,王健林在過年的電影業務憑借萬達電影這個平臺是不斷實現擴張,并于2015年登陸深交所,這是萬達影院業務的高光時刻。

故事的分界線是2017年。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AMC年報獲悉,2013年至2016年間,公司的凈收益分別為3.64億美元、0.64億美元、1.04億美元、1.12億美元,而2017年AMC錄得凈利潤虧損4.87億美元,這是該公司自上市以來首次錄得虧損。

彼時,AMC在財報中也透露,虧損的原因一方面是北美票房收入欠佳,同比整體下滑約3.3%;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前兩年頻繁的收并購戲碼導致。

AMC前些年頻繁的收并購本意是想擴大院線市場的占有率,從而實現王健林的“小目標”,但不料出現了反效果。據悉,收并購的一方美國Carmike電影院線公司的市場價值大幅下滑低于賬面價值,因此,AMC在2017年的財報中不得不做出計提減值的準備,由此對利潤總額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而國內,萬達電影的發展速度也越發緩慢。根據萬達電影2017年公布的經營情況顯示,該公司錄得營業收入132億元,同比增長18%,而在前些年,這一增幅均在40%以上。隨后2018年,萬達電影的營收增幅僅錄得個位數,甚至在2019年錄得了凈虧損。

事實上,萬達集團在影院方面的發展采用了與購物中心同樣的路徑——復制和量產。其中,國內的萬達電影緊跟萬達廣場的發展步伐,在全國各個城市不斷進行“量產”,而海外的AMC院線則以復制和收并購的方式實現快速擴張。

萬達在購物中心方面采用的是“以售養租”的模式,即依靠住宅、公寓、寫字樓、商業外街等可售物業回籠資金,從而支持購物中心等的開發與運營。

而影院和購物中心一樣,這類項目的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投資回報率低,這就加大了萬達營業的資金沉淀風險。翻閱AMC及萬達電影的財報就可獲悉,兩家公司均呈現負債較高,運營成本偏高,但利潤率卻不高的特點。

商業模式往往決定了一家企業的命脈,而王健林這種粗放的擴張模式,一旦遭遇市場環境、政策因素、融資環境的變動,就容易導致資金鏈的崩塌。

與此同時,萬達電影與AMC作為萬達旗下上市公司,萬達的一舉一動無疑都會牽動對方的神經。

據悉,近兩年,萬達集團自身的發展遭遇瓶頸,頻繁的賣賣賣也讓萬達電影和AMC受到牽連。比如2017年,萬達商業被標普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評級為“BBB-”,同日,AMC股價大跌超過10%,市值蒸發約2.9億美元。

甚至前些年,萬達減持了AMC股份至50.01%。隨后,2018年,AMC娛樂計劃發行可轉換債券回購萬達所持公司股票,若完成轉換,萬達集團的持股比例或進一步降至38%,這些消息一度讓AMC娛樂的股價大跌。

粗放擴張的商業模式、萬達集團的牽連、并購帶來的圍城效應......這些都是AMC院線和王健林電影夢敗走的重要原因,而今年疫情的爆發或許成為了其中重要的導火索。

商業志 | 傳統正在被改變,變化與融合中的商業發展史。

關鍵詞: 商業志 | AMC院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