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堅持合作共贏 “中國聲音”日益嘹亮

2020-10-22 03:17:07來源:國際商報  

■本報記者 李 寧 “十三五”期間,中國不斷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提出一項項“中國倡議”和“中國方案”,一次次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理念付諸實際行動,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贏得了廣泛的國際支持。 理念付諸行動 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陸燕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中國高度重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與改革?!笆濉逼陂g,順應時代潮流,中國探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理念與模式,明確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新倡議新模式,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陸燕說,包括首倡和推動“一帶一路”這一全球經濟治理創新機制;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推動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創新;在全球或區域治理平臺上發揮建設者作用,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加快建設面向全球的自貿區網絡;與其他國家聯手,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加強金融風險管控,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份額改革;將“開放包容”和“發展治理”引入全球經濟治理的主流視野,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致力于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強與聯合國交流合作,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平臺積極發聲等。這些都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體現。 商務部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周密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十三五”期間,全球經濟社會發生重要變化,提出新的要求,給原有的經濟治理模式和機制帶來新挑戰。中國主動適應外部環境變化,與各國一道為推動全球經濟治理作出有效響應。 周密進一步表示,一是在多邊層面,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與多數成員共同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進展,推動通過《貿易便利化協定》,就《信息技術協定》擴圍談判達成協議,推動正在進行的電子商務等新議題的談判。二是在區域合作領域積極推動達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一些大型、涉及多國的自貿協定;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推動“五通”建設,探索商貿爭端解決機制,增進協商對話。三是在雙邊層面通過推動自貿協定安排為降低貿易投資成本、促進市場有效對接創造環境。此外,中國企業也在積極拓展全球市場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為全球貿易網絡以及基于貿易網絡之上的經濟治理提供更多有效建議。 彰顯大國擔當 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是一個漫長而艱難過程。當前,全球經濟治理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陸燕表示,既要看到全球治理遭遇的困境與挑戰,也要看到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中國應繼續致力于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倡導重塑全球合作,增進對話與溝通,協同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以及國際組織,推進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還要展開全球視野,考慮廣泛利益,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繼續腳踏實地地不斷探索和積累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行動和經驗,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 在周密看來,參與全球治理,一方面中國應注重應時而變,根據外部環境變化不斷調整適應,響應各方需求,促進全球經濟治理日益完善并積累經驗。另一方面,中國應堅持擱置矛盾分歧的主張,尋求共識,找到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用發展的眼光去解決問題,只有發展才能帶來社會的進步。“作為全球經濟和貿易重要的參與方,中國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作為和擔當。無論是在微觀的市場層面還是宏觀的政府層面,中國都重視作為發展中大國應承擔的相適應的國際責任?!?p>  ■本報記者 李 寧

  “十三五”期間,中國不斷深化多雙邊經貿合作,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提出一項項“中國倡議”和“中國方案”,一次次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理念付諸實際行動,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贏得了廣泛的國際支持。

  理念付諸行動

  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陸燕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中國高度重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與改革?!笆濉逼陂g,順應時代潮流,中國探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理念與模式,明確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新倡議新模式,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陸燕說,包括首倡和推動“一帶一路”這一全球經濟治理創新機制;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推動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創新;在全球或區域治理平臺上發揮建設者作用,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加快建設面向全球的自貿區網絡;與其他國家聯手,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加強金融風險管控,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份額改革;將“開放包容”和“發展治理”引入全球經濟治理的主流視野,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致力于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強與聯合國交流合作,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平臺積極發聲等。這些都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體現。

  商務部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周密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十三五”期間,全球經濟社會發生重要變化,提出新的要求,給原有的經濟治理模式和機制帶來新挑戰。中國主動適應外部環境變化,與各國一道為推動全球經濟治理作出有效響應。

  周密進一步表示,一是在多邊層面,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與多數成員共同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進展,推動通過《貿易便利化協定》,就《信息技術協定》擴圍談判達成協議,推動正在進行的電子商務等新議題的談判。二是在區域合作領域積極推動達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一些大型、涉及多國的自貿協定;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推動“五通”建設,探索商貿爭端解決機制,增進協商對話。三是在雙邊層面通過推動自貿協定安排為降低貿易投資成本、促進市場有效對接創造環境。此外,中國企業也在積極拓展全球市場,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為全球貿易網絡以及基于貿易網絡之上的經濟治理提供更多有效建議。

  彰顯大國擔當

  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是一個漫長而艱難過程。當前,全球經濟治理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陸燕表示,既要看到全球治理遭遇的困境與挑戰,也要看到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中國應繼續致力于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倡導重塑全球合作,增進對話與溝通,協同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以及國際組織,推進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還要展開全球視野,考慮廣泛利益,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繼續腳踏實地地不斷探索和積累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行動和經驗,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

  在周密看來,參與全球治理,一方面中國應注重應時而變,根據外部環境變化不斷調整適應,響應各方需求,促進全球經濟治理日益完善并積累經驗。另一方面,中國應堅持擱置矛盾分歧的主張,尋求共識,找到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用發展的眼光去解決問題,只有發展才能帶來社會的進步。“作為全球經濟和貿易重要的參與方,中國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作為和擔當。無論是在微觀的市場層面還是宏觀的政府層面,中國都重視作為發展中大國應承擔的相適應的國際責任?!?/p>

關鍵詞: 堅持合作共贏 “中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