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中國證券報頭版評論:健全資本市場立體化追責體系

2020-10-28 05:39:34來源:中國證券報  

刑法修改正在有序推進,針對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等違法行為的刑事懲戒力度將明顯加大。這將顯著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在建立健全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懲戒的立體化追責體系過程中,繼續加大刑事懲戒力度、加強跨部委合作、嚴懲“關鍵少數”和中介機構“看門人”將成為階段性重點。

證券法實施后,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成本已明顯提高,對實控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的約束力顯著增強。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集中力量查辦了獐子島(行情002069,診股)等一批大案要案,并推動行政、民事、刑事立體化追責體系初步成型,彰顯從嚴監管的威懾力。

但從執法實踐和全面落實“零容忍”監管要求看,立體化追責體系還需進一步優化。一方面,與欺詐發行的巨額收益相比,千萬級罰金并不能有效阻止“造假者”鋌而走險,亟需通過加大刑罰力度等手段讓“造假者”付出更大代價。另一方面,投資者時間成本、賠償資金來源等問題使得民事賠償的威懾力仍顯不足,且行、刑、民的有效銜接有待加強。

對此,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有必要進一步增加法治供給,加大執法力度。

其一,繼續推進刑法修改,注重提升相關金融罪的刑期上限。業內期望刑法修改應注重與證券法、公司法聯動,提升欺詐發行等金融罪的刑期上限。同時,完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司法解釋,制定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民事賠償等司法解釋,加快出臺欺詐發行股票責令回購實施辦法。

其二,加強跨部門合作,提升執法效率。近年來,監管部門執法合力在增強。比如,中國證監會與最高法在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證券糾紛解決信息化平臺建設、集體訴訟等方面加強聯動,著力提升保護投資者力度。證監會與公安機關聯合部署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涉嫌財務造假等證券犯罪案件查辦工作,持續優化行政刑事執法協作機制。在此基礎上,有必要推動成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跨部委協調小組,實現涉刑案件快速移送、快速查辦,推動證券集體訴訟較好落地,持續釋放“零容忍”信號。

其三,緊盯實控人、董監高“關鍵少數”和強化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大多與實控人等“關鍵少數”亂作為有關,中介機構把關不嚴甚至協助造假也助長了違法違規亂象。對此,在自律監管、日常監管、行政處罰中強化“關鍵少數”“看門人”歸位盡責的同時,在民事追償、刑事懲戒中也要明確其法律責任。比如,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等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涉及欺詐發行等重大犯罪行為時,不僅應依法被采取暫停、撤銷、吊銷業務或從業資格等措施,而且應承擔向受損投資者進行民事賠償和接受刑事處罰的法律制裁。

簡言之,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中之重,上市公司質量提升離不開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的優化。通過法治化建設完善優勝劣汰市場環境,提高違法違規成本,讓上市公司在正向激勵與負向倒逼的雙重推力下更加主動地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強敬畏法治意識,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優等生”。

關鍵詞: 資本市場 債券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