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先放開三孩:來自16萬人的生育調查

2020-10-29 02:57:19來源:澤平宏觀  

文:任澤平熊柴周哲

當前中國人口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出生人口趨勢性下滑,老齡化加速到來,人口峰值臨近,人口危機漸行漸近2019年初我們發(fā)布《漸行漸近的人口危機——中國生育報告》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18年3月和2019年1月我們兩次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微博發(fā)起調查,共16萬人參與生育意愿投票。但調查結果不容樂觀,在假設未來全面放開生育背景下,意愿生育率僅為約1.7左右,大致相當于1.3-1.4的實際生育水平,較當前情況未有明顯回升。

70后因為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想生不能生,80后90后作為生育主力,面臨著贍養(yǎng)4位老人的壓力,在生育問題上因經(jīng)濟成本(教育、醫(yī)療等)、時間精力成本等想生不敢生。

近年要不要全面放開生育引發(fā)人口大討論,“十四五”時期生育政策調整事關重大,也關系每個家庭。由于中國人口三大流傳甚廣的錯誤認識生育政策已被人為延誤太久,不可繼續(xù)拖延,應立即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

我們建議,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盡快讓生育權回歸家庭,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

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jīng)濟補貼政策,覆蓋從懷孕保健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

二是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大力提升0-3歲入托率從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對隔代照料實行經(jīng)濟鼓勵。

三是進一步完善女性就業(yè)權益保障,并對企業(yè)實行生育稅收優(yōu)惠,加快構建生育成本在國家、企業(yè)、家庭之間合理有效的分擔機制。

四是加強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權利。

五是加大教育醫(yī)療投入,降低撫養(yǎng)直接成本。

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并鼓勵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盡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并觀察效果

之前實行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并大幅低于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shù)據(jù)。因此,可以確定無疑的是,放開三孩必然效果甚微,但這樣建議的考慮有兩個:一是進一步解除保守派對人口暴增的擔心,讓全面放開生育盡快落地,從而讓生育權盡快徹底回歸家庭;二是讓保守派更清楚認識到當前嚴峻人口形勢,從而為鼓勵生育、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做下鋪墊。這也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tǒng)智慧

1、出生人口大幅下滑,人口危機漸行漸近

2019年出生人口繼續(xù)下滑,基本持續(xù)創(chuàng)1949年以來新低。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后,當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萬,2017、2018年分別降至1723萬、1523萬,2019年再下降58萬至1485萬,全面二孩政策效應持續(xù)消退。除1960-1961年受自然災害影響導致出生人口分別為1381萬、1187萬外,2018、2019年出生人口持續(xù)創(chuàng)1949年以來新低。

隨著主力育齡婦女規(guī)模持續(xù)下滑和生育堆積效應徹底消退,預計2028年出生人口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1987-1992年出生人口從峰值2529萬大幅降至1875萬,導致20-35歲主力育齡婦女2013年達到高點1.73億后迅速下降。主力育齡婦女規(guī)模持續(xù)縮減是出生人口持續(xù)下滑的重要原因,出生人口1992年后下降趨緩,帶動主力育齡婦女和出生人口也將在2028年前后下降趨緩。未來十年左右主力育齡婦女規(guī)模將減少約30%、25-30歲最佳生育年齡婦女將減少超過40%,加上晚婚晚育、不孕不育、單身丁克等情況,預計到2028年出生人口或降至不到1100萬,2029-2036年有所企穩(wěn),2037年后再持續(xù)下滑至2050年的約800多萬。

從全球看,中國總和生育率下降速度前所未有,2019年僅為1.5左右,全面二孩效應徹底消失后還將進一步下滑。總和生育率指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shù),但官方數(shù)據(jù)一度存在對低齡人口的漏登導致低估總和生育率,我們基于教育部門的小學生入學數(shù)據(jù)和漏報率修正了近年總和生育率。中國總和生育率從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9年的1.5左右。當前二孩出生占比仍高于一孩,這意味著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效應徹底消退,總和生育率還將進一步下降。而根據(jù)聯(lián)合國估計,當前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6,不僅遠低于2.5的全球平均水平,還接近1.7的發(fā)達國家水平;1950-2015年美國總和生育率從3.3降至1.9,日本從3.0降至1.4,印度從5.9降至2.4,均遠小于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從6到1.6的降幅。

人口負增長臨近,遠期中國人口總量將急劇萎縮,2015-2100年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將從19%降至7%。聯(lián)合國對中國人口規(guī)模有9個預測方案,其中無變動方案和固定生育率方案對未來總和生育率假設均為1.60,分別將于2023、2026年達到14.2億、14.3億人的峰值。根據(jù)我們預測,按照總和生育率1.4左右的發(fā)展趨勢,中國人口將在2022年前后見頂,見頂之后前25-30年內人口萎縮速度較慢,但隨著高生育率時期的出生人口進入生命終點后,萎縮速度將明顯變快。2050年中國人口將較2024年減少僅9%,2075年中國人口將較2050年減少22%,2100年中國人口將較2075年減少25%,即降至約7.5億。1950年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為22%,2015年小幅降至約19%,2100年將大幅降至約7%。隨著人口總量萎縮,中國的大市場優(yōu)勢將逐漸喪失,綜合國力也將受到影響。

人口老齡化加快,養(yǎng)老負擔日益加重,2019-2050年中國老人比重將從12%快速升至近30%。老齡化是全球普遍現(xiàn)象,但中國由于計劃生育老齡化速度前所未有。1970-2015年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shù)從19.3歲快速升至37.0歲,預計2050年將達50歲。從國際看,2015年美國、歐洲、日本、印度人口年齡中位數(shù)分別為37.6、41.6、46.3、26.7歲,到2050年將分別為42.0、46.6、53.2、37.5歲。從65歲老年人口占總人口超過7%的老齡化過渡到超14%的深度老齡化,法國用了126年、英國46年、德國40年、日本24年(1970-1994年);從深度老齡化到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德國用了36年(1972-2008年),日本用了11年(1995-2006年)。中國2001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進入老齡化社會,2019年占比達12.6%,預計中國將用約21年、即于2022年前后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再11年后即2033年前后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2050年達29.5%、2060年達35.2%,老齡化速度前所未有。而且,由于人口基數(shù)大,老年人口規(guī)模也是前所未有。2018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近1.7億,預計2050將近3.8億,屆時每3.4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guī)劃》,首次將應對老齡化提升為中長期國家戰(zhàn)略

2、調查結果:鼓勵二孩和全面放開下生育意愿仍不樂觀,不生孩子比例超預期

從調查結果看,即使鼓勵二孩乃至全面放開生育,生育意愿也不容樂觀。根據(jù)2019年1月的3.3萬人生育意愿調查,選擇生0個、1個、2個、3個、4個及以上孩子的人的比例分別為14.6%、25.7%、37.1%、15.3%、7.3%。這意味著,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調查樣本的意愿總和生育率僅為1.45;如果全面放開,意愿總和生育率將上升19%至1.75。2018年3月我們曾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新浪微博等平臺發(fā)起12.3萬人參與的調查,選擇不生、生1個、2個、3個、4個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5.0%、28.1%、33.9%、14.7%、8.3%,這大致意味著調查樣本在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意愿總和生育率為1.42,全面放開可使意愿總和生育率提高22%至1.73。其中,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意愿生育水平并不等于實際生育水平,實際生育水平一般小于意愿生育水平0.3-0.4左右。二是現(xiàn)實中已有家庭一些生育三孩及以上的,這意味著全面放開生育的效果不會這么好。

從現(xiàn)實看,不生孩子的情況主要包括單身主義、不孕不育、同性戀、丁克家庭等。在婚姻方面,2013-2018年中國結婚對數(shù)從1327.4萬對持續(xù)降至1010.8萬對、降幅23.9%,離婚對數(shù)從278.0萬對升至380.1萬對、增幅36.7%,離結比(離婚對數(shù)/結婚對數(shù))從20.9%升至37.6%,2019年前三季度進一步增至43.5%;“婚都不結了,怎么生孩子”。在生育障礙方面,當前中國已婚夫婦不孕不育發(fā)生率高達12.5%-15%,規(guī)模約4000萬-5000萬,大部分在于后天原因,比如環(huán)境污染、過度熬夜、工作壓力、不良習慣等;雖然不孕不育可通過藥物治療、試管嬰兒、人工授精等得到部分解決,但隨著晚婚形成的高齡不孕不育仍難以治療。選擇丁克的家庭占比也較大,上海市婦聯(lián)200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丁克家庭已經(jīng)占到上海家庭總數(shù)的12.4%;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性別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的一項調查表明,丁克家庭在深圳市戶籍家庭中占比約為10%左右,且呈趨勢上升。

370后想生不能生,8090后想生不敢生

女性的生育期一般在15-49歲,最佳生育年齡一般在23-30歲,最好不超過35歲。70后已具備一定物質基礎,生育二孩意強烈,但女性、男性均已錯過最佳生育年齡,成功妊娠并生育的可能性較小。8090后作為當生育主力,面臨贍養(yǎng)4個老人的壓力,在生育問題上因經(jīng)濟成本(教育、房價、醫(yī)療等)、時間精力成本等想生不敢生

從現(xiàn)實看,教育、時間精力、住房是限制生育的三大因素。根據(jù)我們在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平臺的3.3萬人調查,教育是影響生育行為的第一大因素,有71.6%的人選擇。教育的問題一方面是費用高,比如公立幼兒園供給嚴重不足,家庭被迫選擇費用較高的私立幼兒園。根據(jù)教育部數(shù)據(jù),由于公立幼兒園數(shù)量大幅縮減,1997-2018年中國公立幼兒園在讀人數(shù)比例從95%降至43%。另一方面是費心,比如孩子上學放學時間造成的接送問題、輔導功課問題,部分學校把“家庭作業(yè)變成家長作業(yè)”等。

第二大因素是時間精力問題,有66.7%的人選擇,包括沒人帶孩子、擔心影響工作等。根據(jù)國際勞工組織統(tǒng)計,1990-2018年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15歲及以上)從73.2%降至61.3%,下降11.9個百分點,雖在全球仍然處于較高水平,但與男性女勞動參與率的差距從11.6個百分點擴大到14.6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表明職場性別歧視加大,使得女性越來越不愿生育。

第三大因素是住房,有66.4%的人選擇。隨著居民債務壓力快速上升,2004-2019年居民債務收入比(居民債務余額/可支配收入)從約30%增至102.4%。此外,還有53.1%的人選擇醫(yī)療費用高,37.6%有選擇養(yǎng)老負擔重。

綜合權衡下,生二孩讓不少80后90后家庭望而卻步。從政府的角度,進一步提升相關民生開支比重可以降低家庭生育成本。不可否認,近十年來中國教育、醫(yī)療、社保等民生支出比重明顯上升,合計占比從2007年的29.2%增至2019年的33.9%,其中2019年教育、醫(yī)療、社保支出占全國公共財政支出比重分別為14.6%、7.0%、12.3%。但與發(fā)達經(jīng)濟體相比,盡管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模式存在差異,相關民生支出比重提升空間依然較大。以美國為例,2018年美國政府在教育、醫(yī)療和收入保障方面的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4.6%、23.8%、22.8%,合計6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jīng)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政府也需要從增長型政府轉向公共服務型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3、盡快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建議先放開三孩

近年關于要不要全面放開生育的中國第三輪人口大論戰(zhàn)十分激烈,有的建議謹慎調整生育政策,有的建議盡快全面放開甚至鼓勵生育,生育政策調整事關國運。2019年11月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優(yōu)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質量”,較之前的“完善生育政策”有所改進,但仍限于“全面二孩”政策框架。我們建議,讓生育權回歸家庭,盡快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

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并鼓勵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盡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并觀察效果。之前實行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并大幅低于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shù)據(jù)。因此,可以確定無疑的是,放開三孩必然效果甚微。但這樣建議的考慮有兩個:一是進一步解除保守派對人口暴增的擔心,讓全面放開生育盡快落地,從而讓生育權盡快徹底回歸家庭;二是讓保守派更清楚認識到當前嚴峻人口形勢,從而為鼓勵生育、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做下鋪墊。這也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tǒng)智慧一些人擔心農(nóng)村地區(qū)出生人口會大幅反彈,但根據(jù)全國1‰人口變動抽樣調查,2018年全國城市、鎮(zhèn)、鄉(xiāng)村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31、1.54、1.69,這意味著對農(nóng)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1)摒棄人口是負擔觀念,更加以人為本,加快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人口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支撐和標志。人是發(fā)展的基本要素和動力,一切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都是為了人。

2)立即全面放開生育,讓生育權重新回到家庭。“立即”是因為人口形勢緊迫,當前正處于第三波嬰兒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全面放開,原本不想生的人還是不會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擔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區(qū)會大幅多生導致出生人口激增。

3)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jīng)濟補貼政策,覆蓋從懷孕保健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二是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大力提升0-3歲入托率從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對隔代照料實行經(jīng)濟鼓勵。三是進一步完善女性就業(yè)權益保障,并對企業(yè)實行生育稅收優(yōu)惠,加快構建生育成本在國家、企業(yè)、家庭之間合理有效的分擔機制。四是加強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權利。五是加大教育醫(yī)療投入,保持房價長期穩(wěn)定,降低撫養(yǎng)直接成本。

關鍵詞: 三孩 生育調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