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華為發布短片《在一起》,號召行業共發力推進科技產業進步

2020-10-31 13:50:45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10月22日,搭載全球首款5nm 5GSoC麒麟9000芯片的華為Mate40系列驚艷亮相,其出色的設計和性能被華為常務董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稱為“迄今最強大的華為Mate手機”。

重壓之下,逆境當前,上下同心者勝,眾志成城者贏。在萬眾矚目中,華為再次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面臨斷供危機,這款產品的問世毫無疑問為中國自主芯片成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打出一記漂亮的絕地反擊拳。這背后其實是華為雄厚的技術實力。同時,華為也在多產業協同方面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生態護城河,肩負使命與合作伙伴共同發力,共同推動科技產業進步。

前線烽煙

“生活突然把我們推到前線,我們本能地想找一個方向、一個依靠、一個答案,然而找到的是許多和我們一樣上下求索的人……”在10月30日華為Mate40系列國內發布會尾聲環節,一段關于迷惘、追尋與希望的短片擊中了所有人的心弦,引起了全場的共鳴。

正如同突如其來的疫情為所有人的生產生活按下了“暫停鍵”,華為在2018年后遭遇了一系列來自外部的重壓。從最初的禁入美國市場、“華為威脅論”、扣押事件再到芯片斷供,層層加碼的制裁看似招招致命,但華為始終屹立不倒。

任正非在今年9月份的華為內部會議上明確表示:“華為除了勝利,已無后路可言!”

在擲地有聲的豪情壯志中,華為Mate40系列如期而至。歷經八年十代的積淀和探索創新,在強悍性能、全能影像和創新交互三方面的空前突破,讓人們對全場景智慧生活未來的構想更為深遠。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第三代5G產品,搭載麒麟9000系列5G SoC芯片的華為Mate40系列堪稱“高光之作”,頂級的5G聯接能力與攝像功能將為用戶又一次帶來極致的使用體驗。

新品的霸氣官宣,其背后的艱辛和隱忍難以想象,但余承東的表態讓消費者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華為的堅韌:“華為現在處在非常艱難的時刻。但不管處境多么艱難,我們都承諾持續展開技術創新,將最佳的技術和創新帶給消費者。”

信心來自于實力。經歷三輪制裁的情況下,2019年華為手機的全球發貨量仍達到 2.4 億部,位居全球第二,而今年上半年手機全球發貨量則為1.05 億部,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 2558 億元。在2020年的第二個季度,華為手機在全球市場上力壓三星,銷量首次登上第一名的位置;與此同時,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也實現了銷量第一,其中國內市場份額更是超過 51%。

在消費者業務平穩增長的同時,華為也“另辟蹊徑”,精耕鴻蒙系統 2.0、 EMUI 11和HMS Core 5.0,它們三者共同組成了華為生態的“三板斧”。令人驚喜的是,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鴻蒙系統不僅升級到2.0版本,更是支持了包含手機、手表、平板、電腦、汽車、家用電器等在內的眾多平臺使用。在過去一年中,華為HMS生態加速構建,截止今年9月,華為全球注冊開發者數超過200萬,華為應用市場月活用戶超過5億,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Top 3的應用商店。

一系列華麗的成果是對重壓的最佳痛擊。畢竟“壞消息已經來了,也無法更壞。”能做的唯有披荊斬棘,奮勇向前。

戰略布局

“當疲倦的人看向疲倦的人,其實已經看到了力量,當年輕的人看向年輕的人,其實已經看到了未來。我們看到對科技的堅持正在改變世界,看到征程雖遠,但后來者已在路上……”

“今年是華為艱難的一年,有這場發布會離不開祖國、世界各國、以及廣大用戶對我們長久以來不懈的支持。”在22日發布會的結尾,余承東這樣談到。在危難中,華為并非“孤島”,更不是孤軍作戰。

華為深知一枝獨秀不算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的道理,一家的技術實力領先并不能面對外界狂風勁催,未有全產業共同發展才能構建好屬于中國科技自己的產業護城河。“在一起”不僅是華為對于行業的愿景更是行業的愿景,是消費者對于祖國科技行業發展的愿景。

華為面對外部手機業務受阻,從戰略角度出發發展多產業終端生態護城河。在萬物互聯的當今,華為從PC、平板、大屏、IOT、穿戴、音頻、車機以及更多的全場景產品出發,構建生態應用,背靠雄厚的技術實力后來者居上受到了用戶的支持與喜愛。從數據反饋來看,2020年二季度華為全球手機出貨量登頂,排名第一;今年二季度華為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一;華為平板從2019年第三季度起,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已經連續三個季度排名第一;華為在中國筆記本市場占有率達到16.9%,排名第二,進入市場第一梯隊。

除了消費者,華為的產品也得到合作伙伴的肯定。以車機為例,HUAWEI HiCar將華為全場景能力,帶入到車載系統中,讓手機與汽車快速連接,帶來精準便利的語音操作體驗,讓智慧出行更便捷。目前已有超過150款車接入HUAWEI HiCar能力,超過30款應用加入HUAWEI HiCar生態,覆蓋地圖導航,音樂有聲,兒童教育,新聞資訊,視頻,游戲等領域,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用戶能感受到出行的便利與娛樂體驗。

同時,華為還與合作伙伴共贏,將鴻蒙捐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能吸引更多廠商和開發者參與開發。通過“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讓大家一起推動中國科技產業的進步;華為還將連儀器儀表、EDA工具軟件等轉讓給中國的儀器儀表廠,反哺給一批亟待轉型的中國制造業企業,提供了從低端向高端轉型的最佳機會。更幫助華為降低了外部依賴,扶植了中國本土的產業鏈體系。

華為能夠在不同領域多點開花,展現的其“在一起就可以”的互聯精神:通過多領域產品實現生活互聯,借助上下游產業實現行業互聯。只要在一起,華為就能和消費者實現美好生活,和合作者探索更多機遇。

共啟征程

“在乎我們的人和我們在乎的人一起向前,就沒有害怕二字。尋找方向的人和尋找方向的人一起向前,本身就是方向。我們有?數分歧,但走在同一條路上……”

從“歧路人”到“同路人”的轉變,背后籠罩著的實際是摩擦和競爭的陰影。

“在本世紀初,新一輪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發展競爭已經開始,而已然發生的各種貿易摩擦提示我們,貿易摩擦的背后是產業體系、產業鏈與產業的競爭,也是科學技術與創新的競爭,更是高端人才的競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芮明杰曾作出這樣的判斷,“這樣的競爭態勢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可以說是全新的、更高層次的全球競爭。其中,全球產業新一輪競爭已經箭在弦上。”

在這一輪競爭中,自立、自主、自足成為一眾中國科技企業的共識和渴求。從百廢待興到繁榮昌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中國科技企業近年中紛紛揚帆出海,驚艷了全世界。然而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國內眾多技術企業接二連三的“黑名單”事件警醒了國人: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中,無人可以獨善其身,受制于人唯有死路一條。

“中國不可能買來一個現代化,只有堅持科技自立,把關鍵技術、核心裝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邁出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人民日報一篇評論文章這樣說到。

針對外部壓力,主管部門頻頻“亮劍”。8月中旬,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全力支持芯片產業發展。其中提到,直到2025年,中國芯片將實現自給率達70%的目標。近日,科技部發布《關于認定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通知》,認定11家基地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要求加強對基地發展的指導和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等。

在業內看來,各項政策的出臺無疑是對技術封鎖的強有力回應,而整個中國科技產業的緊密團結合作更是“破土而出”的關鍵。“在一起,就可以!”發布會上,余承東懇切的呼聲引發了全場的強烈共振。余承東在發布會現場提出“胡楊精神”,他分享到華為面對極限生存環境,要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以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堅忍不拔、百煉成鋼的民族精神奮勇向前。

放眼當下,全國數十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正匯聚成科技自立的巨大潛能,無數個未來的華為正在肩并肩,手牽手,以面向未來、無懼挑戰的豪氣與底氣共同筑起新的長城。

關鍵詞: 華為發布短片《在一起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