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銀行持續“補血”熱情高漲 三季度末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表現分

2020-11-03 08:04:23來源:中國證券報  

上市銀行三季報數據顯示,多家銀行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有所下滑。專家認為,隨著國內經濟逐步復蘇,信貸投放需求增加,無論是大銀行還是中小銀行,未來均有持續補充資本的必要。

26家銀行資本充足率下滑

三季度末,26家A股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中7家銀行下降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

對比上半年末的數據,資本充足率則有所改善,19家銀行資本充足率環比提升。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銀行業首席分析師肖斐斐表示,三季度末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環比提高,除當季外源性資本補充提速外,內部強化資本節約也有較大貢獻。

今年以來,商業銀行通過各種渠道補充資本熱情高漲。股權融資方面,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上市銀行股權融資規模達440.5億元,其中廈門銀行(行情601187,診股)首發融資17.71億元;杭州銀行(行情600926,診股)、寧波銀行(行情002142,診股)、南京銀行(行情601009,診股)合計增發267.79億元;長沙銀行(行情601577,診股)通過優先股融資60億元;青島農商行和江蘇紫金農商行通過可轉債融資95億元。

債券融資的發行主體則包括眾多非上市中小銀行。據興業研究統計,截至9月末,銀行永續債市場總規模突破萬億元,永續債已成為商業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重要工具。此外,9月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近2700億元,創近年來單月發行之最。

持續補充資本

專家認為,隨著國內經濟逐步復蘇,信貸投放需求增加,銀行資本補充需求將持續存在。同時,不良資產上升壓力仍然存在,增強風險抵補能力對銀行尤其重要。

交通銀行(行情601328,診股)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認為,隨著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銀行“以量補價”趨勢顯著;同時,銀行自身也在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資本壓力持續加大,外源性資本補充難度較大的情況下,有必要通過利潤內生補充資本,銀行需要保持合理的利潤增速。

相比上市銀行,當前廣大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有限。今年以來,隨著多項利好政策相繼出臺,永續債發行主體逐步擴圍,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新空間正在加速打開。

截至三季度末,四大國有行資本充足率保持在16%左右,處在較高水平。但隨著《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關于建立逆周期資本緩沖機制的通知》發布,我國四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將面臨一定壓力,未來仍需持續補充資本。

民生證券分析師郭其偉表示,當前我國資本補充工具種類較有限,與國外相比,成本較高、流動性較低。為應對資本壓力,未來銀行有望加大資本工具發行力度。為了支持銀行補充資本,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支持性政策出臺。比如持續加大資本型和非資本型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合格債務工具的開拓創新、降低發行門檻、引入更多投資者、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加大境外市場債務工具發行規模等。

關鍵詞: 上市銀行 資本充足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