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信息量超大!5G 新能源車 兒童教育……數字經濟長啥樣?

2020-11-14 15:49:00來源:中國證券報  

5G等通訊基礎設建設要適度先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全面放開二胎并未引發生育高峰,從娃娃抓起加強數字經濟人才培養……

11月14日的“第11屆財新峰會:重建全球信任”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前部長苗圩表示,擁抱數字化浪潮、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和普遍共識,應主動適應數字經濟時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從娃娃抓起

加強數字經濟人才培養

苗圩介紹,近年來,我國已經走出了人口紅利期,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人口就業等一系列問題值得高度重視。去年我國新生嬰兒1465萬人,出生率降至10.48‰,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人。全面放開二胎后,也并沒有引發生育高峰。我國人口老齡化正在到來,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另外,“機器換人”趨勢不斷加速,據預測,未來自動化技術和智能科技的發展將取代7500萬份工作。

苗圩建議,從娃娃抓起,加強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在基礎教育領域,引入3D打印、簡單編程等課程,組織開展編程競賽,提升學生數字化技能和創新能力。在高端人才領域,擴大數字經濟相關職業培訓與繼續教育規模,推動企業、技校等開展大數據區塊鏈等職業培訓。

在就業方面,苗圩認為,應積極應對風險,強化勞動者保障。要高度關注新技術帶來的就業結構變化,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密切追蹤勞動力市場結構變化,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就業和失業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和實時預警,積極防范、妥善應對失業風險。探索新型勞動關系,加強靈活就業服務和保障方案研究,在用工服務、法律咨詢、教育培訓社保指導等方面加強勞動者就業保障。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完善從勞動預備開始,到勞動者實現就業創業并貫穿學習和職業生涯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圍繞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就業創業的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著力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

努力縮小數字鴻溝

讓更多人共享數字經濟發展

苗圩建議,加大對邊遠地區數字化教育的支持力度,通過遠程教育等方式開展教師數字化能力培養,針對貧困地區研發更簡單易懂的數字化課程。加強中老年幫扶力度。發揮社區等基層組織作用,通過定期開展興趣課堂、技能培訓等活動,為老年人講解各類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使用知識。鼓勵企業開發“適老化”新產品,從產品功能上,提供包括智能陪伴機器人(行情300024,診股)、學習課堂、在線診療等滿足老年人需求的專業化產品。從產品形式上,多考慮操作界面、使用步驟等老年人的實際感受,推出老年版界面,讓老年人更多地享受數字經濟帶來的便利。

此外,苗圩還認為,要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企業要嚴格落實個人信息保護主體責任,加強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針對特殊群體設立專門的服務專線和窗口。組織開展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風險的宣傳教育,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5G等通訊基礎設施建設

要適度先行

由于5G網絡建設面臨投資大、回報周期較長、應用場景不十分明確的狀況,一些人對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觀望態度。對此,苗圩認為,通訊基礎設施建設上要采取適度先行的策略。“就好比讓路等車還是車等路的問題,應當適度超前一點,讓路等車,不要等大家都堵到開不動車了,再想到修路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實現由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苗圩稱,我國十幾年前就開始謀劃布局,研究電池、電機、電控,也同時覆蓋了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幾條發展路線。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已處于全球領先位置。接下來是在新能源汽車平臺的基礎上,發展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代表的智能網聯汽車。爭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能夠再一次實現全球引領。

關鍵詞: 5G 新能源車 兒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