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全球20多家巨頭規劃投資超2000億元 鋰電全產業鏈備戰TWh時代

2021-01-01 08:01:53來源:上海證券報  

“未來幾年都不愁銷路啊,就怕產能不夠。”2020年12月30日,湖北云夢經濟開發區,中一科技市場部的王經理和他的同事們在討論一個大新聞:當天,寧德時代宣布投資不超過390億元建設3個電池項目。中一科技主要生產銅箔,寧德時代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忙著擴產的電池企業遠不止寧德時代一家。據上證報資訊統計,2020年,全球20多家鋰電池龍頭企業宣布的投資計劃已超過2000億元,涉及動力電池產能約500GWh(吉瓦時),主要投資區域集中在中國和歐洲。

“行業正在高速成長,大量資金正在涌入。”有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的券商研究員表示,全球汽車電動化趨勢明顯加速,儲能和電動工具市場也日漸興起,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紛紛擴產,并帶動整個上游產業鏈的投資快速加碼。

電池企業集體大擴產

盡管擴產早已不是新聞,但寧德時代390億元的大手筆依然驚動了業界。“什么概念呢?2019年年底,寧德時代凈資產才380億元。3個項目產能至少有100GWh,2019年前11個月,全國動力電池的出貨量才68GWh。”有券商研究員在朋友圈感嘆。

這還只是寧德時代擴產計劃的一部分。2020年2月,寧德時代宣布擬投資不超過100億元建設寧德車里灣鋰電池生產基地,新增產能約16GWh。2020年7月,寧德時代完成197億元再融資,投資項目包括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一期等,合計將新增產能約52GWh。

忙著擴產的不只有寧德時代一家。2020年11月,蜂巢能源宣布投資155億元在歐洲建立24GWh電池工廠;同月,青山實業宣布在浙江嘉善投資建設16Gwh鋰電池項目;10月,鵬輝能源投資20億元的駐馬店綠色電池工廠開工;7月,國軒高科位于柳州的1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動工;6月,比亞迪宣布在弗迪重慶工廠內新建8條生產線,實現20GWh以上的年產能;4月,億緯鋰能在湖北荊門的第四個廠區開工,規劃投資25億元……

國際巨頭中,2020年5月,LG與通用的合資公司啟動了位于Lordstown的電池工廠建設項目,規劃產能為30GWh。11月,LG宣布將再投資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在南京建設汽車動力電池項目。松下日前宣布,計劃在2021年將其與特斯拉的合資工廠Giga factory 1擴產10%至39GWh,并考慮在挪威新建一家大型合資電池工廠。此外,SKI、Northvolt等也都在擴產……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2020年全年,全球范圍內可查的動力電池投擴產項目超過30起,規劃投資總額超過2000億元,對應動力電池產能超過500GWh。

爭搶份額備戰TWh時代

下游的高景氣度,無疑是動力電池廠家們擴產的底氣所在。據中汽協數據,2020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8萬輛和2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1%和104.9%,單月產銷第5次刷新了歷史紀錄。1月至11月,國內汽車整體銷售2247萬輛,同比下降2.9%,但是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110.9萬輛,同比增長了3.9%。

動力電池裝機量的數據更加直接地反應了市場的變化。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2020年7月至11月,我國動力電池的產量分別為6.08GWh、7.45GWh、8.62GWh、9.86GWh和12.73GWh,不僅分別較上年同期實現較高的增長,而且逐月保持著較高的環比增幅。

來自汽車廠的需求仍在以看得見的速度增加。一方面,傳統車企紛紛轉型加碼。如寶馬集團就宣布,將新能源車的比例從2020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20%。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仍在不斷涌入。2020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宣布與上汽聯手打造獨立品牌智己汽車。大洋彼岸,蘋果也傳出將在2021年9月發布首款新能源車Apple Car。

除了新能源汽車,在兩輪車市場、儲能市場和電動工具市場,動力電池的滲透率也在快速提升。據天風證券研報,預計電動兩輪車的鋰電占比將會出現高速增長,到2025年滲透率提升到56.4%,從而帶動鋰離子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40.5GWh。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鋰電滲透率約達到20%。

在日前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就表示,全球綠色復蘇正在帶來一輪巨大的產業機遇,一是新能源汽車已經迎來市場井噴,二是可再生能源發電撬動儲能高速增長,三是智能電動化應用正在多領域滲透,預計未來5年鋰電池出貨量將進入TWh(10億千瓦時)時代。

全產業鏈投資持續加碼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電池廠的比拼,除了產品品質和產能規模,對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成為關鍵。曾毓群就曾談到,要搶占TWh時代的機會,從產業鏈的供給與需求對比來看,缺口依然巨大,有效產能依然不足,這對于產業鏈企業將會是很大的挑戰。

高品質鋰電銅箔成為短期內較為緊缺的一個材料。諾德股份常務副總裁陳郁弼日前就表示,當前鋰電銅箔需求上升較快,但新增產能釋放較慢,預計2021年鋰電銅箔將出現供應緊缺。上證報記者調研獲悉,嘉元科技、諾德股份、超華科技等銅箔龍頭在2020年均有募資擴產,正在沖刺上市的中一科技和銅冠銅箔也已宣布了擴產計劃。

電解液企業也在積極擴產。2020年8月,天賜材料披露捷克子公司擬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項目。2020年10月,新宙邦宣布在福建省明溪縣投資建設高端氟精細化學品項目(二期)。

設備廠家中,先導智能已宣布引入寧德時代作為戰略股東,所募約25億元資金將用于先導高端智能裝備華南總部制造基地、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能級提升等項目。

正極材料企業群體也在紛紛擴產。2020年12月,芳源環保、廈鎢新能、長遠鋰科等3家鋰電正極材料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交易所審議通過。

關鍵詞: 鋰電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