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一錢太守”的故事

2021-01-08 05:34:41來源:金融時報  

盛洪偉 古代,清正廉明、愛民如子的官員,往往會受到平民百姓的擁護,由此而產生的故事也會千古流芳,如包拯、海瑞、劉墉、狄仁杰等,人們廣泛傳頌他們的事跡,尊稱其為青天老爺、父母官。百姓們或許記不清他們的官職大小,但他們為官清廉的故事,世世代代廣為流傳。東漢劉寵就是其中的一位,被稱為“一錢太守”。 越劇《一錢太守》將“官民之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夫妻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是一部教育性很強的清官戲,劇中主人翁就是百姓愛戴的清官劉寵。 劉寵是東漢時著名的清官,在任東平陵縣令時,處事公正廉明,廢除種種不利于百姓的煩瑣法令,嚴令官吏擾民,同時減輕賦稅、打擊豪強惡霸、興修水利、安置流民、變革時弊,使百姓安居樂業,頗受百姓愛戴。后來他因母親生病,棄官辭歸,當地百姓依依不舍,紛紛擁上街頭為他送行,以至于堵塞道路,他所乘的車無法行駛,他換上便衣,悄悄從小路“逃走”。 當天,會稽郡有五六個胡須花白的老人,特意從幾十里的山鄉趕來,這幾位老人都是會稽郡下屬山陰縣的農民。他們雖然并不富裕,每人手里都拿著一百個錢,要送給劉寵,表達感激之情。劉寵心中非常感動說:“父老鄉親們這么大年紀,不辭勞苦,從這么遠的山鄉趕來,真令人感動,這樣做我心中不安。” 老人們含淚對劉寵說:“我們是山谷小民。前任郡守屢屢擾民,夜晚也不放過,有時狗竟然整夜叫吠不止,民不得安,百姓怨聲載道。可自從您上任以來,夜晚狗都不叫了,官吏也不抓捕百姓了,還減輕我們的賦稅,我們能過上太平日子,都是老爺的功勞。聽說老爺離任高升,老鄉們愿意結伴前來為您送行,奉上這點兒小錢,聊表心意,望笑納?!彼麄冺樖职咽种械囊话賯€銅錢遞給劉寵。 劉寵推辭說:“身為地方官,就應該為百姓做主,我只是做了一些分內的事,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很感激鄉親們,您老人家的心意我領了,但這錢我一定不能收。”老人非要劉寵把錢收下,劉寵見父老鄉親如此執著,便從每位老人手里收取了一文錢作為紀念。父老們對劉寵的舉動十分欽佩,譽稱他為“一錢太守”。 劉寵到京城后,曾歷任宗正大鴻廬、司空、司徒、太尉等重要官職,但他仍保持著“一錢太守”的清譽,雖官居高位,卻家無余財,受到人們的敬重和贊頌。 官員任職期間勤政廉潔與否,民間自有公論。正如《宰相劉羅鍋》主題曲《清官謠》中的歌詞:“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挑江山,你就是定盤的星?!薄耙诲X太守”正是百姓對劉寵的崇高評價。 后人傳說,劉寵出了山陰縣界,就把錢投到了江里。這段江水自從劉寵投錢后,就更為清澈了。于是,人們將該江改名為“錢清江”。并在錢清江畔修建“一錢亭”和“一錢太守廟”。“一錢亭”楹柱上鐫刻著“功在一方,黎民感恩贈百吊;利歸百姓,太守留念取一錢”的對聯,表達了后人對劉寵的懷念,正所謂江水悠悠,清名永留。 后來,“一錢太守”這一典故,用來稱譽清廉的地方官,“一錢太守”的美名自此傳開。 (本版圖片 飛魚)

  盛洪偉

  古代,清正廉明、愛民如子的官員,往往會受到平民百姓的擁護,由此而產生的故事也會千古流芳,如包拯、海瑞、劉墉、狄仁杰等,人們廣泛傳頌他們的事跡,尊稱其為青天老爺、父母官。百姓們或許記不清他們的官職大小,但他們為官清廉的故事,世世代代廣為流傳。東漢劉寵就是其中的一位,被稱為“一錢太守”。

  越劇《一錢太守》將“官民之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夫妻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是一部教育性很強的清官戲,劇中主人翁就是百姓愛戴的清官劉寵。

  劉寵是東漢時著名的清官,在任東平陵縣令時,處事公正廉明,廢除種種不利于百姓的煩瑣法令,嚴令官吏擾民,同時減輕賦稅、打擊豪強惡霸、興修水利、安置流民、變革時弊,使百姓安居樂業,頗受百姓愛戴。后來他因母親生病,棄官辭歸,當地百姓依依不舍,紛紛擁上街頭為他送行,以至于堵塞道路,他所乘的車無法行駛,他換上便衣,悄悄從小路“逃走”。

  當天,會稽郡有五六個胡須花白的老人,特意從幾十里的山鄉趕來,這幾位老人都是會稽郡下屬山陰縣的農民。他們雖然并不富裕,每人手里都拿著一百個銅錢,要送給劉寵,表達感激之情。劉寵心中非常感動說:“父老鄉親們這么大年紀,不辭勞苦,從這么遠的山鄉趕來,真令人感動,這樣做我心中不安?!?/p>

  老人們含淚對劉寵說:“我們是山谷小民。前任郡守屢屢擾民,夜晚也不放過,有時狗竟然整夜叫吠不止,民不得安,百姓怨聲載道。可自從您上任以來,夜晚狗都不叫了,官吏也不抓捕百姓了,還減輕我們的賦稅,我們能過上太平日子,都是老爺的功勞。聽說老爺離任高升,老鄉們愿意結伴前來為您送行,奉上這點兒小錢,聊表心意,望笑納?!彼麄冺樖职咽种械囊话賯€銅錢遞給劉寵。

  劉寵推辭說:“身為地方官,就應該為百姓做主,我只是做了一些分內的事,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很感激鄉親們,您老人家的心意我領了,但這錢我一定不能收?!崩先朔且獎櫚彦X收下,劉寵見父老鄉親如此執著,便從每位老人手里收取了一文錢作為紀念。父老們對劉寵的舉動十分欽佩,譽稱他為“一錢太守”。

  劉寵到京城后,曾歷任宗正大鴻廬、司空、司徒、太尉等重要官職,但他仍保持著“一錢太守”的清譽,雖官居高位,卻家無余財,受到人們的敬重和贊頌。

  官員任職期間勤政廉潔與否,民間自有公論。正如《宰相劉羅鍋》主題曲《清官謠》中的歌詞:“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挑江山,你就是定盤的星?!薄耙诲X太守”正是百姓對劉寵的崇高評價。

  后人傳說,劉寵出了山陰縣界,就把錢投到了江里。這段江水自從劉寵投錢后,就更為清澈了。于是,人們將該江改名為“錢清江”。并在錢清江畔修建“一錢亭”和“一錢太守廟”。“一錢亭”楹柱上鐫刻著“功在一方,黎民感恩贈百吊;利歸百姓,太守留念取一錢”的對聯,表達了后人對劉寵的懷念,正所謂江水悠悠,清名永留。

  后來,“一錢太守”這一典故,用來稱譽清廉的地方官,“一錢太守”的美名自此傳開。 (本版圖片 飛魚)

關鍵詞: “一錢太守”的故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