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海外倉:只有倉儲還不夠

2021-01-11 02:19:57來源:國際商報  

□本報記者 吳 力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線下開拓市場受阻,跨境電商和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迎來難得的發展契機。眾多海外倉企業在加速建倉的同時也加快了升級發展的步伐。 創新中加速升級 豪雅集團是一家平臺型海外倉,然而在10年前,該企業還只是眾多外貿企業中的一員,主營的日用小商品單價大多在0.5元~3元,貨值低,利潤薄,抗風險能力弱,與客戶的議價能力也較弱。 “現在我們在歐美市場銷售20余個品類15000多種產品,自主品牌銷售占比在90%以上,日均訂單量超3萬單。”豪雅集團常務副總裁蔡井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實現這一轉變的根本是轉型和創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襲來,傳統出口遇冷,豪雅集團抓住互聯網發展機遇,在歐美設立40萬平方米的海外倉,在倉儲和配送功能基礎上創新了產品展示、產品拍攝、轉倉服務、售后服務、組貨和貼標等增值服務,將海外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第一時間反饋給工廠,加速推動企業業務模式和價值鏈地位的改變。 作為第三方海外倉優秀實踐案例之一,福建縱騰網絡有限公司也經歷了創新發展之路。該公司副總裁李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縱騰從2008年開始建設海外倉,逐步構建起海外倉發展新生態:一是精心組織當地配送資源,提高自身專業化的倉儲服務能力;二是通過數據服務讓賣家的貨物精準分倉,更加靠近消費者;三是建設智慧海外倉,構建五大系統,引入自動輕型物件分揀機和閣樓式貨架,提高了分揀效率和倉庫利用率,同時為大數據分析和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拓展了空間。“下一步我們將為更多出口企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倉儲服務。” 商務部研究院信用所副所長王惠敏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降低中小企業開展跨境電商的門檻、提升中小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海外倉企業不斷創新業務模式,提升境外服務水平。從商務部發布的首批優秀海外倉實踐案例來看,海外倉發展各具特色,在服務中小外貿企業數量、帶動跨境電商出口、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和發展潛力等方面均展現了較大潛能。 加力擴規模提水平 疫情給傳統國際貿易帶來挑戰,跨境電商的競爭優勢在凸顯。海外倉作為新型服務形式,成為提升消費者本地化體驗、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優勢、打造企業自主品牌的重要手段。 商務部介紹,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一批優秀海外倉脫穎而出,在信息化建設、智能化發展、多元化服務、本地化經營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主要包括建設信息管理平臺、提升智能化水平、助力提升外貿企業數字化水平、與跨境電商平臺聯動發展、建立“門到門”物流體系、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合規咨詢服務、拓展數據資源效用、提供高質量售后服務、定制個性化服務、堅持本土化運營等十二方面內容。 王惠敏表示,從經驗做法來看,當前海外倉正加速向四個方向發力助力外貿發展:一是加速創新步伐,提供簡易加工、金融、咨詢等業務,服務功能向高價值延伸;二是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運作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大大提升;三是協助外貿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培育產品品牌,提高企業盈利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四是與跨境電商平臺緊密合作,實現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四流合一”,推動外貿服務集成創新和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 對于海外倉下一步的發展,王惠敏建議:一是擴大和優化海外倉的全球布局,尤其是加強東盟、日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的海外倉建設;二是推動海外倉多元化發展,打造更多專業化海外倉;三是進一步提高海外倉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四是提高海外倉的綜合服務能力。

  □本報記者 吳 力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線下開拓市場受阻,跨境電商和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迎來難得的發展契機。眾多海外倉企業在加速建倉的同時也加快了升級發展的步伐。

  創新中加速升級

  豪雅集團是一家平臺型海外倉,然而在10年前,該企業還只是眾多外貿企業中的一員,主營的日用小商品單價大多在0.5元~3元,貨值低,利潤薄,抗風險能力弱,與客戶的議價能力也較弱。

  “現在我們在歐美市場銷售20余個品類15000多種產品,自主品牌銷售占比在90%以上,日均訂單量超3萬單。”豪雅集團常務副總裁蔡井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實現這一轉變的根本是轉型和創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襲來,傳統出口遇冷,豪雅集團抓住互聯網發展機遇,在歐美設立40萬平方米的海外倉,在倉儲和配送功能基礎上創新了產品展示、產品拍攝、轉倉服務、售后服務、組貨和貼標等增值服務,將海外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第一時間反饋給工廠,加速推動企業業務模式和價值鏈地位的改變。

  作為第三方海外倉優秀實踐案例之一,福建縱騰網絡有限公司也經歷了創新發展之路。該公司副總裁李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縱騰從2008年開始建設海外倉,逐步構建起海外倉發展新生態:一是精心組織當地配送資源,提高自身專業化的倉儲服務能力;二是通過數據服務讓賣家的貨物精準分倉,更加靠近消費者;三是建設智慧海外倉,構建五大系統,引入自動輕型物件分揀機和閣樓式貨架,提高了分揀效率和倉庫利用率,同時為大數據分析和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拓展了空間。“下一步我們將為更多出口企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倉儲服務。”

  商務部研究院信用所副所長王惠敏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降低中小企業開展跨境電商的門檻、提升中小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海外倉企業不斷創新業務模式,提升境外服務水平。從商務部發布的首批優秀海外倉實踐案例來看,海外倉發展各具特色,在服務中小外貿企業數量、帶動跨境電商出口、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和發展潛力等方面均展現了較大潛能。

  加力擴規模提水平

  疫情給傳統國際貿易帶來挑戰,跨境電商的競爭優勢在凸顯。海外倉作為新型服務形式,成為提升消費者本地化體驗、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優勢、打造企業自主品牌的重要手段。

  商務部介紹,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一批優秀海外倉脫穎而出,在信息化建設、智能化發展、多元化服務、本地化經營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主要包括建設信息管理平臺、提升智能化水平、助力提升外貿企業數字化水平、與跨境電商平臺聯動發展、建立“門到門”物流體系、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合規咨詢服務、拓展數據資源效用、提供高質量售后服務、定制個性化服務、堅持本土化運營等十二方面內容。

  王惠敏表示,從經驗做法來看,當前海外倉正加速向四個方向發力助力外貿發展:一是加速創新步伐,提供簡易加工、金融、咨詢等業務,服務功能向高價值延伸;二是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運作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大大提升;三是協助外貿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培育產品品牌,提高企業盈利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四是與跨境電商平臺緊密合作,實現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四流合一”,推動外貿服務集成創新和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

  對于海外倉下一步的發展,王惠敏建議:一是擴大和優化海外倉的全球布局,尤其是加強東盟、日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的海外倉建設;二是推動海外倉多元化發展,打造更多專業化海外倉;三是進一步提高海外倉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四是提高海外倉的綜合服務能力。

關鍵詞: 海外倉:只有倉儲還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