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皮海洲:柔宇科技IPO體現注冊制的包容性

2021-01-15 09:55:42來源:金融界網  

作者:獨立財經撰稿人,專欄作家 皮海洲 

2020年的最后一天,上交所宣布受理柔宇科技的科創板擬上市申請。根據柔宇科技發布的招股說明書,該公司擬公布發行股份不超過1.2億股,募集144.34億元資金。其募資金額位居科創板的第二位,僅次于中芯國際(行情688981,診股)。

柔宇科技IPO申請獲得受理,體現了注冊制的包容性。柔宇科技是近幾年市場上比較耀眼的獨角獸之一,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攻柔性面板技術。按照柔宇科技的說法,公司擁有新型超薄彩色柔性顯示技術,且有相當高的壁壘。2017年柔宇就宣稱已經在實驗室生產出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屏。當時全球最大的面板企業京東方在同年10月成都京東方柔性6.5代線量產顯示屏厚度為0.03毫米。0.03毫米都已經讓顯示行業為之振奮,0.01更是讓業界充滿期待。

正是基于其技術上的領先優勢,柔宇科技獲得了諸多風投機構的熱烈追捧。翻閱柔宇科技的過往融資記錄,中信資本、深創投、深圳慧港、Jack and Fischer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風投機構早已悄然入股,在8年的時間內,柔宇科技共獲得12輪融資。其中,2017年至今,柔宇科技就進行了7次增資擴股,共涉及21家股東。

不過,柔宇科技IPO之所以體現了注冊制的包容性,顯然不是基于該公司的技術優勢。實際上,該公司的技術優勢并沒有轉化為效益優勢,公司目前還是處于“燒錢”狀態,所以,該公司的此次IPO其實是帶著虧損來上市的。根據該公司的招股說明書,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1-6月,該公司分別虧損-3.59億元、-8.02億元、-10.73億元和-9.61億元,四年間的虧損越來越大。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這樣的公司上市申請能夠獲得受理,顯然是注冊制包容性的最好體現。如果不是注冊制,這種公司的上市是不可想象的。

作為注冊制包容性的又一個體現,就是該公司采取的是特殊的股權結構形式。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實際控制人劉自鴻直接持有38.61%的股份,但其持有的A類股份每股擁有的表決權數量為其他股東所持有的B類股份每股擁有的表決權的4倍,故可持有71.56%的表決權。假設本次發行1.2億股,則劉自鴻在本次發行完成后將合計持有公司28.96%的股份及61.98%的表決權,仍對公司經營管理以及對需要股東大會決議的事項,具有絕對控制權。這種特殊股權結構的公司,在注冊制之前同樣是不能在國內市場上市的。

也正是基于柔宇科技特殊股權結構設置以及業績虧損的事實,所以柔宇科技選擇的上市標準是“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0億元”的標準。雖然特殊表決權公司還可以選擇“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這個標準,但柔宇科技的營業收入明顯達不到5億元的門檻。這也意味著柔宇科技的發行價不能低于20.84元,如果低于這一價格,則柔宇科技的市值達不到100億元,將不符合上市條件。不過,從該公司的發行計劃來看,其發行參考價為120.29元,但該發行價最終還是由市場詢價來決定。

柔宇科技無疑成了注冊制下新股發行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照射出了注冊制的包容性,同時也照射出了市場的投資風險。柔宇科技不僅是帶著虧損來上市,更重要的是,柔宇科技上市后的盈利也是遙遙無期。“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這不是履行程序的風險提示,而是實實在在的投資風險所在。實際上,市場對柔宇科技的諸多質疑,也都與這一風險有關。

比如,市場上很難看到柔宇科技的產品。作為手機面板供應商,柔宇公開的手機客戶只有中興通訊(行情000063,診股)一家企業,但據招股書披露,相關產品目前仍處于上市準備階段。而這距離量產、大規模商用仍有較大差距。

同時,盡管該公司公布了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的營業收入數據,分別為6472.67萬元、1.09億元、2.27億元和1.16億元。但公司的產品是什么,主要客戶是誰,卻顯得都很神秘。而且在不高的營業收入中,應收賬款占了較高的比例,到今年上半年甚至達到了84.1%。可以說,柔宇科技的產品銷售相當不樂觀。

不僅如此,就連柔宇科技的產品生產也是受到市場質疑的,認為其只是擁有實驗室研發能力,卻不具備大規模生產條件。公開資料顯示,柔宇獲得的12輪融資中,融資金額不足百億,這不足以啟動面板項目的大規模量產。業內人士分析,面板行業的啟動資金門檻是300億元人民幣,低于300億元,根本無法啟動一個項目。可以對比的是,京東方成都的6.5代線柔性面板項目,投資金額465億人民幣。

正是基于柔宇科技的產品生產與銷售都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該公司何時走出虧損的泥潭并最終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這無疑是市場非常關心的事情,這也是該公司的IPO帶給投資者的風險所在。也正因如此,對于柔宇科技IPO,雖然注冊制的發行制度給予了其高度的包容,但作為投資者來說一定要有風險意識,對柔宇科技的投資不妨挑剔一些。

首先是作為詢價機構來說,在參加網下詢價的時候,切勿盲目報價,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柔宇科技上市后仍然難以實現盈利的風險。該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募資144.34億元,對應的發行價不低于120.29元,這個發行價顯然太高。目前國內面板企業股價普遍不高,如京東方A(行情000725,診股)今年1月13日的收盤價為7.02元,TCL科技(行情000100,診股)的收盤價為9.24元。因此,希望詢價機構務必把好詢價關。

其次,投資者在打新的時候,也不要盲目打新。如果柔宇科技的發行價太高,建議投資者放棄打新。雖然A股市場有著“新股不敗”的說法,但柔宇科技這種帶著巨額虧損上市,而且上市后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盈利的公司,上市即破發并非沒有可能。

此外,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更不要參與柔宇科技上市后的“炒新”。“炒新”的風險較之于“打新”來說更大。畢竟公司已明確表示“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若干年內公司的股價都是得不到業績支撐的。因此,炒作這樣的虧損股,只能讓投資者承擔更大的投資風險,留給市場一地雞毛。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要遠離柔宇科技上市后的投機炒作,不要做接盤俠。

本文轉載自“海洲說股事”,本文由平臺/作者授權金融界網站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果您有干貨觀點或文章,愿意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參考意見。無論您是權威專家、財經評論家還是智庫機構,我們都歡迎您積極踴躍投稿,入駐金融界網站名家專欄。
郵箱地址:mingjia@jrj.com.cn,咨詢電話: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關鍵詞: 柔宇科技 IPO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