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馬文勝:萬億級期貨大市場來臨 期貨公司發展迎深層次轉變

2021-04-09 15:30:15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新湖期貨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大宗商品產業論壇4月9日在上海舉行。圍繞“經濟復蘇與再通脹下的大宗商品市場機遇”的主題,與會人士展開了討論,吸引眾多產業客戶和機構參會。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勝在為論壇致辭時表示,隨著期貨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中國期貨市場正從過去的“小行業大市場”轉變為“大行業大市場”,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已經到來。

馬文勝說,中國期貨市場走出了一條不同于全球發達衍生品市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衍生品發展之路。目前整個市場功能極大發揮,90多個期貨、期權品種,對實體產業有了相當程度的覆蓋,產業以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開展基差定價,繼而套期保值,利用場內期權期貨、場外互換、場外期權等多種手段,為中國實體產業構建了一道護城河。同時,期貨市場迎來了更高定位。90多個品種中,60%的品種是中國生產、全球消費,這些品種的中國價格主導了整個市場趨勢。

馬文勝說,在這種變化中,期貨公司發展將迎來更深層次的轉變。今后期貨公司的發展趨勢是三合一的結合:FCM(期貨傭金商)、衍生品風險管理機構、對沖基金三合一的轉變與發展。中國期貨公司要抓住機遇,創新商業模式。

以新湖期貨為例,馬文勝說,新湖期貨一部分功能像現在歐美期貨公司、經紀公司一樣,是一家FCM公司,同時承擔著像大宗商品投行業務的職能,以及對沖基金的資產管理職能。為此,目前公司構建了“1+6”的業務平臺:“1”就是以經紀業務為基礎;“6”就是通過咨詢業務、財富管理業務、場外期權業務、遠期互換業務、期現業務以及國際業務,把期貨公司與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緊密結合,為企業提供一攬子服務。

馬文勝還呼吁,面對期貨市場的大變局,實體企業在利用期貨市場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亟需做到四個轉變:第一,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從套期保值向風險管理的轉變;第二,從工具的利用到戰略層面應用的轉變;第三,從簡單一刀切式的應用向市場有效性的轉變;第四,從構建護城河向構建商業模式的轉變。

關鍵詞: 馬文 萬億 期貨 大市場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