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湖南蔬菜出口走俏

2021-08-24 12:00:21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近幾年我省蔬菜出口呈階梯式增長,遠銷29個國家和地區——

湖南蔬菜出口走俏

湖南蔬菜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搶手了。

2017年,湖南蔬菜出口僅8.9萬噸,2018年一躍達20.3萬噸,2019年突破30萬噸,2020年超40萬噸。

8月21日,長沙海關發布數據,今年前7月,湖南27.8萬噸(不含食用菌)蔬菜出口至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同比增長28%。

除了暢銷港澳等地,湖南蔬菜出口還拓展到了東盟、歐盟甚至非洲。

湖南蔬菜直供港澳

8月中旬,在江永縣瀟浦鎮下界頭村供港澳蔬菜基地,毛節瓜、茄子等新鮮蔬菜迎來采摘期,上百名工人在基地里忙碌著。

采摘后的蔬菜被運往廣發蔬菜有限公司的蔬菜加工廠,經過清洗、刨皮、切片、精包裝,通過質量安全檢測和檢驗檢疫檢測后,在晚上9時裝上運往港澳的專用貨車,翌日早晨6時即可抵達香港、澳門市場。

“基地種的都是原生菜,不施化肥、不打農藥,每天發貨30噸左右。”江永廣發蔬菜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利武說。

香港是湖南蔬菜主要出口地,1至7月,湖南對香港地區出口蔬菜占蔬菜出口總量的74.2%。

深耕港澳市場,是湖南蔬菜出口穩步增長的一大原因。

據統計,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不斷推進,湖南目前已經有382家種植基地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認定基地名錄,18家加工企業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加工企業名單。

湖南供港的蔬菜,有90%以上來自永州。2019年,永州海關推動永州蔬菜直供香港試點,永州成為廣東省外唯一陸路蔬菜可直供香港的城市。新鮮采摘的蔬菜從永州裝車后,無需在深圳重新裝卸,最多可節省8小時運輸時間。

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8月23日,常德弘富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玲正忙著對接船期,順利的話,8月下旬,她的蔬菜基地將運送28噸新鮮蘿卜到阿聯酋。

“港澳市場固然重要,但受疫情影響,我們不得不拓展新市場。”李小玲說,基地的蔬菜從2016年起主銷港澳地區,去年起,企業開始陸續開拓泰國、菲律賓、阿聯酋等國家的蔬菜市場。

李小玲介紹,下半年,蔬菜將迎來出口旺季。去年基地出口金額約為900萬美元,今年有望達到2000多萬美元。

記者從長沙海關了解到,今年,湖南蔬菜出口東盟比例達到15.7%,非洲市場也在迅速擴大中。

2020年,湖南蔬菜出口非洲金額僅為45萬元,今年前7月已經達到71.4萬元。肯尼亞、莫桑比克、剛果(金)等國家,都是今年新拓展的非洲市場。

據常德海關和永州海關介紹,蔬菜出口能顯著拉動當地經濟,在湖南,每新增500畝蔬菜出口基地,可為當地增加收入10萬元。

蔬菜出口海外,利潤高、賬期短、回款快,企業出口的意愿十分強烈。

蔬菜出口,困難何在

漢壽縣是湖南蔬菜第一大縣,但其蔬菜出口量卻和總量不成正比。

據了解,漢壽縣40多萬畝蔬菜基地中,僅有1萬多畝蔬菜出口基地,漢壽縣農業農村局蔬菜辦主任黃慶表示,并非當地大戶不愿意出口,而是苦于找不到合適的代理商。

他告訴記者,漢壽縣有出口資質的蔬菜基地不少,蔬菜品質也能達到國際標準,但海外運輸成本高、風險大,在沒有找到靠譜的蔬菜代理商之前,種植大戶們都不愿意貿然出口。

目前,漢壽縣政府正在聯合當地商務部門,積極幫蔬菜大戶聯系國際客商,將優質的漢壽蔬菜銷往海外。

物流成本也是蔬菜出口的一大阻礙。李小玲說,蔬菜運輸到阿聯酋等國需要走海運,受疫情影響,物流價格水漲船高。去年,一個蔬菜貨柜的物流費用為1.4萬元,這個月已經逼近7萬元。

“新加坡的客戶幾乎每天打電話下訂單,我都拒絕了,因為物流費用太高。”李小玲說,阿聯酋的客戶還看中了湖南的菜心和豆苗,但今年以來,原本15天的海運時間延長至22天才能到達阿聯酋,不耐儲存的蔬菜無法長時間運輸。

記者了解到,湖南蔬菜在海外供不應求,大戶們要保證四季有菜供應,需要建造蔬菜大棚。減去農業部門的補貼,高標準蔬菜大棚每平方米建造費仍需70多元,這筆支出,進一步縮減了蔬菜出口的利潤空間。

面臨物流成本高、海運速度慢的問題,永州的蔬菜企業嘗試出口加工蔬菜,如冷凍香芋,可將保質期僅為3個多月的香芋,延長至18個月,使蔬菜在“長途跋涉”到達歐盟、非洲等地后,依然能保持完美的品相。

永州海關監管稽核科科長魏優說,針對企業面臨的問題,海關為蔬菜出口開通綠色通道,設立專門受理窗口,并配合船期,對新鮮蔬菜實行即報即檢,確保蔬菜快速通關。在采摘季節,海關安排專項資金,對蔬菜進行質量安全檢測,讓湖南蔬菜在國際上打響“安全牌”。

關鍵詞: 湖南 蔬菜 出口 走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