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國產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完成首次深海調查

2021-11-01 20:00:35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日前,由大連海事大學聯合南通力威機械有限公司等單位承擔的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研制項目成果“海威DJ11000”,隨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向陽紅06”船在公海完成首個航次的深海調查任務,充分驗證了國產深海絞車系統的穩定性和作業能力,打破了國外同類設備壟斷的局面。

“海威DJ11000”最大工作水深1.1萬米,配備國內首根1.3萬米無接頭合成纖維纜,可在世界所有海域最大海深處開展地質取樣作業,系統性能及技術指標全面達到并部分超過國外同類主流產品水平,是國內首套同時擁有中國船級社(CCS)和美國船級社(ABS)雙認證的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整機系統國產率不少于95%,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率達100%,完全實現自主可控。此次地質取樣作業水深達7762米,生物拖網放纜長度1.1萬余米,最大收放纜繩速度超每分鐘120米,最長連續作業時間超30小時,獲得多站位的深海樣品。

據悉,深海地質絞車系統是遠洋科考船的基本配置設備,但目前國內深海科考船地質絞車系統幾乎全部從發達國家進口,開展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國產化自主研發十分迫切。

2018年8月,經交通運輸部推薦,由南通力威機械有限公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研制”項目獲科學技術部批復立項。大連海事大學李文華教授團隊全程參與該項目的研究工作,依托大連海事大學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遼寧省船舶機電一體化重點實驗室和大連市海洋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及南通力威機械有限公司既有技術基礎,聯合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等單位經過2年協同技術攻關,解決了深遠海科考作業地質絞車系統存在傳統鋼纜自重過大等問題,建立了全尺寸合成纖維纜非線性剛度計算模型和合成纖維纜實時狀態監測體系,突破了全海深地質絞車系統結構設計與優化技術等。2020年10月,“海威DJ11000”制出并通過車間陸上聯調試驗,隨后裝入“向陽紅06”船,在4000至6000米水深多次取樣示范應用,取樣成功率達100%。

課題負責人、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李文華教授介紹,下一步,“海威DJ11000”將隨“向陽紅06”船開展常態化深海調查作業,為我國深海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科技支撐,為海洋科考事業“走向遠洋、走向深海、走向極地”提供堅實保障。(總臺央視記者 陳晰)

關鍵詞: 國產 全海 地質 絞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