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國家衛健委專家談是否就地過年:不能“一刀切”

2021-12-19 06:04:38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12月18日電 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科學精準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談及很多地方發出“就地過節”的倡議,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關于春節期間是不是就地過年的問題要基于風險研判,全國不能“一刀切”。

梁萬年指出,如果說要人口流動的話,肯定是會存在風險的。但是對這種風險如何有效的防控,從防控的原理上來看,要分析制約這種風險的三個要素。

一個是本身這種疾病和病毒,它的整個感染率、嚴重度、致死率。另一個要看現在對它的抵抗力,比如發現它、控制它的能力,救治的能力。還有一個要素是要社會和公共衛生的措施到底采取到什么地步,這里包括政府、社會、部門和個人的一些干預措施。

梁萬年還表示,從專業的角度,可能有幾個因素要考慮:

一是要承認元旦春節的人口流動是有風險的。因為人們接觸頻繁了,容易造成一些聚集,社交距離也在縮小,這樣病毒很容易傳播。

二是冬季本身就是傳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人群在冬季的自我抵抗力,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抵抗力也是在下降的,更容易被感染。所以要認識到這些風險。

梁萬年還指出,從抵抗力的角度,中國也具備了很多有利的要素,比如說全國疫苗累計接種已經超過26億多,人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比如現在發生的病例基本都是和境外有關系的,本土基本上是沒有傳染源存在,所以應該說本土基本上是安全的,只要把“外防輸入”進一步做實做好,總體上是安全的。公眾的健康素養,通過這兩年的疫情防控,大家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已經逐漸養成,比如戴口罩、勤洗手、通風、盡量減少聚集,這些已經成為大部分老百姓(行情603883,診股)的自覺行動。“同時相關部門有嚴格防范措施,所以考慮到這些要素,我們對疫情的傳播具備了一定的抵抗能力。”

關于春節期間是不是就地過年的問題要基于風險研判,梁萬年表示,全國不能“一刀切”,各地基于上述三個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因地制宜地出臺相關政策。首先是要分類考慮,從全國來說一些重點地區特別是一些重點人群,還是要嚴格執行現行的一些防控政策。不能因為春節、元旦而改變本來的一些防控策略。對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還是倡導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其他人員出行,倡導要做好相關的防護,切實履行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第二個方面是分區,梁萬年談到,尤其中國的區域相當大,不能“一刀切”,比如現在處于疫情中高風險的區域,還有特殊區域比如口岸、邊境的一些地方,北京在籌備重大活動,馬上冬奧會、冬殘奧會要開展的這些地區,還是要繼續保持相對嚴格的管控措施。而其他地區關鍵是要做好風險評估,綜合考慮風險的等級,個人的免疫狀態、疫情的形勢來提出切實又有力度、又精準、又有溫度的相關政策,切忌“一刀切”,要體現精準防控的要求。

梁萬年指出,精準平衡疫情防控和春節團圓的關系,這實際上也是對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一種治理能力的考驗。那么做好風險評估首先是要發揮好相關專家的作用,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考慮風險的時候,一方面要考慮輸入,同時也要考慮輸出,它是兩個風險作為全國“一盤棋”的整體考慮,各地在做風險評估的時候,輸入和輸出的風險都要給予考慮。另外應該給公眾明確的指導,比如元旦、春運出行相關疫情防護的一些資料和參考。(中新經緯APP)

關鍵詞: 國家衛健委專家談是否就地過年:不能“一刀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