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個人養老金時代到來 如何優雅地退休

2022-04-24 09:55:33來源:全景財經  

你我息息相關的大事,“個人養老金”的時代來了。

養老,是為自己的未來儲備資金,是家庭責任,也是個人的責任。養老,與年齡相關,但又不完全被年齡決定。

不論我們是年輕,還是年長,都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能看到明天的太陽升起,滿足我所需要的錢在哪里?

01

養老的中國難題

到底有沒有“優雅退休、優雅養老”這回事呢?

當這個月我見到41位超過90歲的老人后,再把“退休養老”和“優雅”放在一起的時候,心里頗為百感交集。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看這樣的幾個問題,大家可以默默地在心里畫個勾或圈——

以下說法,您是否認同?

你會比你的父母更長壽?你的孩子會比你更長壽?

我國是目前全球唯一老年人口上億的國家?

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已達4000多萬,相當于1個西班牙?

2050年前后,我國80歲以上人口將達1億人,相當于1個多德國?

2050年前后,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4.87億人,相當于7個多法國?

……

事實上,上述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一個國家的老年人口如果達到全部人口的7%,就可以被稱為老齡化社會;達到14%,就是深度老齡化社會;達到20%,則是超級老齡化社會。我國在2000年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預計2020年前后,我國就會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到2030年,我們的老年人人口數量會達到3.5億,占全部人口的25%,即我國將會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美國從老齡化社會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用了整整65年,所以他們可以做更多的準備。而我國從2000年到2030年,僅僅30年的時間,就從老齡化社會進入了超級老齡化社會!

我國在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時,我們的人均GDP是800美元。對比一下歐美國家,他們在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候,人均GDP是1萬美元;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的時候,人均GDP是2萬美元;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的時候,人均GDP是4萬美元。

由此可見,我們不僅將很快地從老齡化進入了深度老齡化和超級老齡化社會,而且面臨著一個現實:我們還沒有足夠長的時間來做一個足夠大的蛋糕分享給所有的國民。

讓我們再來看這樣一組與“100歲”有關的數據:

2007年,在英、美、加等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4歲;

2007年,在日本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7歲;

目前全球有45萬百歲老人,美國有7萬多百歲老人;

2050年,美國將有一百萬百歲老人……

這組數據反映出百歲老人的數量正在增加,由此我們不妨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可以活到100歲,把大約10%的收入存起來,并希望退休之后拿到最終薪金的一半,那么我們最早可以在多大年齡退休呢?

答案是80歲!

常常有人對我說,宋老師你不必過于擔心,因為我們還有非常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村地區可以成為我們的有力后援??蓪嶋H上,農村的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西部的老齡化程度高于東部。從國內的不同省份來看,并非每一個省份都有足夠多的養老金儲備,能夠實現均衡養老保障的省份其實不多,反而是支出大于收入的省份在不斷增多。

除此之外,我國的失能老人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甚至達到了千萬級的數量;而隨著生育率下降、國民預期壽命延長,我國的年輕人口數量正在減少。當前很大一部分退休人員的養老是靠年輕人來保障,即“代際支付”,可見無論年輕年老,養老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因此總結一下我國老齡化的幾大特點,那就是:速度快,時間長;未富先老;老齡化發展不均衡;失能老年人口數量多;未來挑戰多。

02

管理養老金難在哪兒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個問題:管理養老金到底難在哪兒?

養老這件事,沒有錢萬萬不行,可只有錢也不行。養老的需求至少包括以下四個維度:身體心理健康、經濟狀況、社會參與、養老期望。

養老就像一個系統工程。作為理財規劃師,我們首先要把自己本分的基礎部分做好,即如何幫助客戶來更好地規劃養老金、管理養老金,讓他們在經濟更加充裕的狀態下完成養老這件事。

就目前我們整個養老保險和養老金的體系來看,養老的經濟基礎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我們的第一支柱,公共養老金,即政府幫助我們進行規劃和管理的社保這一基礎部分;

第二部分即第二支柱,是來自我們所供職的企業所提供的職業養老金;

第三支柱是我們的個人養老金;

此外還有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補充與輔助。

近年來政府在非常實效地解決與養老保障體系和架構改善相關的問題。2018年我們的個人養老賬戶實際上發生了很多變化,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啟動,養老目標基金成立,接下來部分公募基金也可能被納入個稅遞延的賬戶。

個稅遞延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們可以清晰地預見到,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規模會飛速地增長。所以,從每一個籌劃養老金的個人角度來看,我們將面臨著很大的機遇和挑戰;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未來想成為一個新時代新經濟條件下成功的理財顧問,在這里我要真心地提示大家,我們未來的個人養老業務當中蘊含著巨大的機遇,而這種巨大的機遇是基于我們對于專業能力的提升和業務的拓展的。

當然,想要做好養老金的規劃,絕非易事。贏得養老金戰役的,往往不是巨大優勢的短期爆發,而是微小優勢的長期積累。

一方面,個人養老金的投資在國內實際上是新鮮事物。大部分的理財顧問目前只是接觸到了部分的業務,從理論的儲備還有實踐的經驗上來看,都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而另外一方面,養老金投資本身不同于普通的理財規劃,它具有非常顯著的長期屬性。養老金的管理幾乎是最不透明、最令人焦慮的財務規劃了。由于時間跨度太長,養老金的規劃一旦出現問題,對于客戶來說,便意味著他(她)過去基于節儉和當期不能消費、延期消費的整個計劃被破壞,意味著他(她)的當期的生活被縮減、未來的生活也被破壞。

因此,從養老金管理的層面上看,無論是對個人還是機構的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

03

《養老金投資組合》的啟示

01《養老金投資組合》出版背景

美國有專門的養老金行業協會在做退休管理分析課程,其所使用的教材根據實踐在不斷更新。而《養老金投資組合》一書就是美國養老金行業協會的退休管理分析課程正在使用的書,因此是尤為值得關注的。

即便美國市場的一些特色和我們國內市場有些許不同,但作為養老金管理本身來看,其中一些具有規律性的內容是能夠作為“他山之玉”來給予我們啟發。

這本書所倡導的養老金管理理念和方法與美國人的傳統做法同樣存在很大差異。過去人們對于養老金的管理可能一直趨向于更加保守和穩健安全的方式,往往會犧牲收益,強調安全。而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是在于它敢于提出用投資的方式來管理養老金。這讓我們發現,即使是在養老金這樣一個很注重穩健的領域中,也并不是要只注重債券或者年金這樣的產品,而是也可以采用一些現代投資(行情000900,診股)組合的方式。

這本書還特別提到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對于養老投資組合所形成的一些挑戰,所以這本經歷了多輪周期考驗的課程教材是具有實踐價值的。

02 《養老金投資組合》重要啟示

第一個重要啟示:如果方法得當,構建基于養老目標的投資組合也許并不像我們大多數人想象中那么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以前當我們想到要管理一筆資金長達幾十年之久,常常會覺得這是無法完成的任務。而這本書以大量的實踐數據分析了諸多相關情況,并告訴我們基于養老目標的投資組合是可以達成的。

第二個重要啟示:人生就是一場戰斗,無人能夠幸免,那么倘若我們能夠改變自己手中的武器,效果是不是會更好?

這本書的寫作思維是典型的西方思維,它就像一個工程師一樣非常清晰地告訴我們,在解決養老金投資的問題上,可以使用哪些工具、這些工具可以以什么樣的方式組合以期發揮最大效益。

03 《養老金投資組合》哪些人不能錯過?

本書雖然主要面向金融專業人員,但作為投資者本人的我們倘若希望能夠和理財顧問進行一些簡單直接的交談,那么閱讀這本書同樣可以使我們與理財顧問的交流更為清晰。

養老金投資組合本身和普通的投資區別很大,從養老金規劃的特點上來看,我們會知道養老金的投資管理實際上是雙向的,既要保證投資有效,又要滿足客戶支出的需求,即保證每年能夠提供出足夠的現金流來滿足不同層級的消費欲望。

因此,這本書在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可能不會那么順暢,但書中有許多說明性的語言,有利于我們對此書不斷探索。

04 我們的共讀計劃

解讀到這里,我想借用一句話,正如我們為女兒攢嫁妝和實際的籌備婚禮是不同的,提前規劃養老與實際真正面臨退休時的情況也是不同的。因此,今天我們在這里對《養老金投資組合》做這樣一個初步的交流分享,跟我們自己實際去閱讀這本書的體驗與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很期待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加入到管理養老金的行列中來。

最后,非常感謝中信出版(行情300788,診股)社以獨到的眼光選擇并且引進了這本書,我相信中信出版社在這件事情上的貢獻會進一步推動我國養老金規劃管理的事業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04

互動問答

Q1:以我國現有的養老金制度,針對普通家庭,應該如何規劃養老金?

A:這里的“普通家庭”應該是指夫妻雙方擁有穩定的職業,經濟狀況一般。如果對年齡、職業等一些基本的要素都比較清楚的話,我們建議大家盡量將今天所講過的關于養老的經濟基礎的幾大支柱都能均衡安排。

比如說,如果我們有在職的工作,那么就要把自己的社保梳理清楚,確認我們在退休時可以拿到自己應得的那一份。此外在職業年金方面,最好能夠爭取到單位給我們職業年金的相應配合。另外,我們非常贊同用商業保險來做一些重要的補充。如果我們個人賬戶里也有相應數量的資金,那么我們建議越早開始學習投資越好。

Q2:面對現在的社會情況,從業人員有哪些從業機會?

A:國內的個人養老市場剛剛起步,所以個人養老的理財規劃和咨詢會是理財領域最有前景的。鑒于聽眾朋友當中有一些并不是來自理財規劃市場,那我想再簡單談一談理財規劃和財富管理市場的巨大變化。大家都知道我國GDP的增速這些年來都是保持一個6到7的發展速度,在全球來看是非常驚人的。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理財規劃市場的增長速度是超過了GDP增長速度的,因此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Q3:老師,目前國內的投資產品沒有那么豐富,普通老百姓(行情603883,診股)投資渠道也比較狹窄。那么購買年金保險是目前對退休養老來說最直接、最有力的補充嗎?

購買年金保險,通過實踐證明的確是補充養老金的較好方式。購買年金保險一個直接的特點是它能夠滿足我們長期管理的需求,并且對客戶造成的傷害相對較少。在投資領域中,大家都知道投資是有風險的,那么有一些品類的投資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甚至有一些非正規的金融產品也會吸引我們投資者的眼球,然后把寶貴的養老資金投入到這些領域當中去。從這些角度來看,年金保險是對投資者傷害相對較低的品類。

當然我們也會有一些其他方式,國內的投資產品數量在不斷地增多,品類也會不斷地豐富。未來我們會清晰地看到,會有更多的投資品加入到我們的養老市場當中來。除商業保險外,像證券基金、信托等產品都是有很大潛力的。

Q4:有人說“年輕人不當急,養老雖然重要,但是離我們還很遠”,我們該怎么理解這種認識?

很多年輕朋友都說養老這件事情聽著挺重要,其實離我們挺遠的。但正如今天我們一開始就和大家界定了這件事情,養老是養未來的我們自己,并不是我們60歲才考慮的事。即便很年輕的朋友,如果你已經進入到工作崗位上,我建議可以開始考慮自己的退休計劃了,因為等到你日后考慮這件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比現在考慮要難太多了!

當前社會,無論是年輕人或是中年人或是老年人,大家都會普遍感覺到有點累。我這兩天在思考這本書的時候,我想我得到了其中一個答案,就是因為我們現在已經從老齡化進入深度老齡化,甚至是慢慢地向超級老齡化社會轉化,因此在這個轉換過程中,所有人都會感到疲憊。即使你很年輕,也建議你可以早早地規劃養老的事情。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話,作為“優雅”的代名詞,奧黛麗赫本曾說:“貧窮使我變得非常感性,對之后獲得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感激涕零。我對自由、健康、食物和生活都懷有強烈的敬意?!薄袄淆g化社會”是我們必須面對,也是文明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那么,提早規劃,才能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新世界(行情600628,診股)里更好地生存!

關鍵詞: 個人養老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