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多因素影響外儲規模環比小幅回落

2020-10-09 04:49:31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426億美元,較8月末下降220億美元,降幅為0.7%。市場人士認為,外匯儲備規模月度間的漲跌波動屬于正常現象。

9月末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結束了此前連續5個月的上升態勢。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9月,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國際金融市場上,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主要國家貨幣和財政政策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小幅上漲,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9月外匯儲備規模有所下降。

浙商證券(行情601878,診股)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9月,外儲環比減少220億美元,主要是受到來自非美貨幣相對美元貶值的估值因素影響。他援引數據稱,9月末,美元指數由8月末的92.17上漲1.8%;歐元英鎊則相對貶值,歐元兌美元由8月末的1.19貶值1.7%;英鎊兌美元由8月末的1.34貶值3.7%。因此,9月匯率變動對儲備規模影響約為負300億美元。

此外,主要經濟體債券收益率微降,對我國外匯儲備影響較為中性。9月,5年期美債收益率維持平穩,5年期英債收益率全月下行3個基點,5年期德債收益率全月下行10個基點,收益率下行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約為50億美元。

民生銀行(行情600016,診股)(港股01988)首席研究員溫彬則認為,真實貿易和跨境資本流動亦對9月外匯儲備規模產生影響。

一方面,9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制造業PMI指數為55.4%,環比回落0.6個百分點,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為53.7%,環比回升2個百分點,雖然海外經濟整體有所恢復,經濟景氣指數較高,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地緣政治等仍會對我國出口產生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受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影響,9月,北向資金總體呈現流出態勢。Wind數據顯示,9月,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出327.7億元。因此,跨境資本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9月外匯儲備規模的回落。

“9月外匯儲備規模環比回落,但外匯儲備規模仍比年初高347億美元。在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金融市場波動加劇、跨境資本流動更易頻繁的情況下,外匯儲備規模月度間的漲跌波動屬于正常現象。”溫彬表示。

王春英強調稱,當前,境外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但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國發展具有的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沒有變,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

李超預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新中樞在6.75附近,上限為6.6,下限為6.9。他對未來外儲規模持較為樂觀態度,預計國際收支將穩定。“人民幣匯率中樞上移將與外儲形成正循環,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國際收支可維持基本平衡,今年至明年初,國際收支不會成為央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

關鍵詞: 外匯儲備 債收益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