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補齊制度短板 進一步激發資本市場活力公告

2020-10-22 04:31:03來源:證券時報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昨日在金融街(行情000402,診股)論壇上詳述了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監管思路,明確了下一階段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給出了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市場基礎制度體系的總體框架,這有助于形成更加良性健康的資本市場生態,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資本市場是一個資金場、信息場、名利場,但歸根到底是一個法治市場,必須以規則為基礎,以政策為準繩。要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關鍵就是要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以“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為原則,科學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構建保障資本市場正常運轉和有效發揮作用的“四梁八柱”,依靠制度約束促進上市公司、中介機構、投資者等各方歸位盡責,夯實市場穩定運行的內在基礎。

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需是一整套緊密聯系、內在協調、相互支撐的制度生態體系,需考慮好各方關系,拿捏好市場各方利益。一方面,需平衡好投融資的關系,在加快融資端改革的同時,協同推進投資端改革。當前,全市場推行注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完善,有必要強化信息披露制度,促進信息披露更加簡明清晰、通俗易懂,進一步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增強審核問詢的專業性,充分考慮主板、中小板特點,設計好注冊制實施方案,優化第三支柱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讓資金更容易進入市場,并愿意長期留下來。另一方面,需平衡好市場入口與出口的關系,在強化IPO常態化發行的同時,完善常態化、多渠道退市制度安排。在注冊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需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退市難、退市慢等問題,持續優化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環節,觸及退市條件的直接終止上市,提高了退市效率。此外,還要打通多層次資本市場能上能下的渠道,盡快開展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向科創板、創業板轉板上市試點,讓優質的企業能夠在不同的市場層次和板塊間進行自主的選擇,以節約企業上市時間和財務成本,讓企業更加專注主業的發展。

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是筑牢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根基的系統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需積硅步,匯小流,才能至千里,成江河。不僅要整體設計、突出重點、問題導向,還要補齊制度短板,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增強制度的穩定性、平衡性、協同性,這需要監管智慧和強大的執行力,以及市場各方的配合,只有政策環境適宜,市場參與方勤勉盡責,才能加快建立更加成熟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為平穩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助力。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關鍵詞: 資本市場 退市程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