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歐亞風波擾動“一帶一路”建設

2020-10-23 03:02:59來源:國際商報  

■本報記者 劉 旭 吉爾吉斯斯坦政局突變,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爆發激烈沖突,歐亞局勢一時集中陷入動蕩,引發國際社會強烈關注。歐亞區域是中國外部安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社會政治局勢的變化對“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都帶來較大影響。 歐亞平地起風波 近期,歐亞地區多國出現政治社會動蕩,既有外部勢力插手,也有其內部矛盾演化,包括政治、民族、宗教、領土等多重因素。 9月27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爆發了激烈沖突。沖突的焦點納卡地區處于多民族、多文化交界處,信奉亞美尼亞天主教的亞美尼亞人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塞拜疆人,為爭奪這一地區已糾纏千年。10月18日,新停火協議僅僅生效4分鐘即遭破壞,雙方再次發生沖突。 10月19日,吉爾吉斯斯坦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近500例,為中亞國家中最高,還首次出現二次感染病例。吉疫情反彈一方面與“全球大氣候”有關,更與其近期的動蕩局勢直接相關。10月5日,因議會選舉結果爭議,吉爾吉斯斯坦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15日,吉總統熱恩別科夫宣布辭去總統職務;21日,吉選舉委員會發布消息,吉爾吉斯斯坦定于12月20日重新舉行議會選舉。 新挑戰下的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之中亞局勢動蕩不安,“一帶一路”建設面臨新變化、新挑戰。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是友好鄰邦和全面戰略伙伴,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吉爾吉斯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2019年,中吉雙邊貿易額占吉國外貿總額的27.2%。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吉兩國之間合作項目也不斷擴大。在吉爾吉斯斯坦,目前中資比較有影響力的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主要涉及道路、電力、天然氣管道等領域,這些項目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吉爾吉斯斯坦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區域間的經濟聯動、各行各業的人才培養。 10月16日,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與吉新任外長卡扎克巴耶夫舉行會見,雙方就吉國內局勢和中吉關系交換意見??ㄔ税鸵虮硎?,吉方愿同中方進一步深化抗擊新冠疫情等合作,不斷鞏固和發展吉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吉方高度重視并將全力保障在吉中國公民和企業安全,也將為中資企業在吉生產經營創造良好條件。 2015年,阿塞拜疆與中國簽署了《中阿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諒解備忘錄》;2017年,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建成,便于短時間內貨物在中國和歐洲間往來;2019年,阿塞拜疆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達2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7%。 據亞美尼亞國家統計委員會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為亞美尼亞第二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1.98億美元。其中,亞美尼亞對中國出口4060萬美元,同比增長14.3%;自中國進口1.575億美元,同比下降5.8%。 對于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爭端,在9月28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認為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包括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內的各方利益,我們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采取措施,避免局勢進一步的升級,通過政治對話化解矛盾分歧。 推動地區的穩定發展和繁榮,加強歐亞地區國家間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應對后疫情時代帶來的新變化。 多雙邊合作并行發展 近年來,中國與歐亞地區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雙邊與多邊合作并行發展,真正惠及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民生的改善,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進一步深化雙邊關系。 在“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下,2014年以來,中國與歐亞國家分別簽署發展戰略對接協議,啟動產能合作計劃,積極推動原有的一些規模較大、發展潛力較好的經濟開發區參與國際產能合作并實施轉型升級。同時,近年來,中國在歐亞國家也新建了一些境外合作區,如烏茲別克斯坦的鵬盛工業園、吉爾吉斯斯坦的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中哈霍爾果斯-東大門經濟特區(無水港)等。 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一帶一路”建設并未停步,中國與歐亞區域國家間合作仍在穩步推進。9月30日,由國家電投中國電力國際公司投資建設、安裝40臺遠景2.5兆瓦智能風機的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首批風機并網,標志著中亞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風電項目正式開始送出綠色電力。哈方相關人士表示,札納塔斯風電項目按期投運,得益于中國元素,在哈薩克斯坦建成國際一流風電項目,不僅為中哈合作作出積極貢獻,也將為中資企業在哈薩克斯坦乃至歐亞開發可再生能源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未來,中國與歐亞各國還可以加強醫療衛生合作,共建“健康絲綢之路”,提升中歐班列運力,保障物流體系暢通,發力疫后經濟恢復,維護地區局勢穩定。

  ■本報記者 劉 旭

  吉爾吉斯斯坦政局突變,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爆發激烈沖突,歐亞局勢一時集中陷入動蕩,引發國際社會強烈關注。歐亞區域是中國外部安全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社會政治局勢的變化對“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都帶來較大影響。

  歐亞平地起風波

  近期,歐亞地區多國出現政治社會動蕩,既有外部勢力插手,也有其內部矛盾演化,包括政治、民族、宗教、領土等多重因素。

  9月27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爆發了激烈沖突。沖突的焦點納卡地區處于多民族、多文化交界處,信奉亞美尼亞天主教的亞美尼亞人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塞拜疆人,為爭奪這一地區已糾纏千年。10月18日,新停火協議僅僅生效4分鐘即遭破壞,雙方再次發生沖突。

  10月19日,吉爾吉斯斯坦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近500例,為中亞國家中最高,還首次出現二次感染病例。吉疫情反彈一方面與“全球大氣候”有關,更與其近期的動蕩局勢直接相關。10月5日,因議會選舉結果爭議,吉爾吉斯斯坦爆發大規??棺h活動;15日,吉總統熱恩別科夫宣布辭去總統職務;21日,吉選舉委員會發布消息,吉爾吉斯斯坦定于12月20日重新舉行議會選舉。

  新挑戰下的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之中亞局勢動蕩不安,“一帶一路”建設面臨新變化、新挑戰。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是友好鄰邦和全面戰略伙伴,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吉爾吉斯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2019年,中吉雙邊貿易額占吉國外貿總額的27.2%。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吉兩國之間合作項目也不斷擴大。在吉爾吉斯斯坦,目前中資比較有影響力的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主要涉及道路、電力、天然氣管道等領域,這些項目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吉爾吉斯斯坦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區域間的經濟聯動、各行各業的人才培養。

  10月16日,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與吉新任外長卡扎克巴耶夫舉行會見,雙方就吉國內局勢和中吉關系交換意見。卡扎克巴耶夫表示,吉方愿同中方進一步深化抗擊新冠疫情等合作,不斷鞏固和發展吉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吉方高度重視并將全力保障在吉中國公民和企業安全,也將為中資企業在吉生產經營創造良好條件。

  2015年,阿塞拜疆與中國簽署了《中阿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諒解備忘錄》;2017年,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鐵路建成,便于短時間內貨物在中國和歐洲間往來;2019年,阿塞拜疆與中國雙邊貿易額達2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7%。

  據亞美尼亞國家統計委員會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為亞美尼亞第二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1.98億美元。其中,亞美尼亞對中國出口4060萬美元,同比增長14.3%;自中國進口1.575億美元,同比下降5.8%。

  對于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的爭端,在9月28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認為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包括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內的各方利益,我們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采取措施,避免局勢進一步的升級,通過政治對話化解矛盾分歧。

  推動地區的穩定發展和繁榮,加強歐亞地區國家間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應對后疫情時代帶來的新變化。

  多雙邊合作并行發展

  近年來,中國與歐亞地區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雙邊與多邊合作并行發展,真正惠及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民生的改善,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進一步深化雙邊關系。

  在“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下,2014年以來,中國與歐亞國家分別簽署發展戰略對接協議,啟動產能合作計劃,積極推動原有的一些規模較大、發展潛力較好的經濟開發區參與國際產能合作并實施轉型升級。同時,近年來,中國在歐亞國家也新建了一些境外合作區,如烏茲別克斯坦的鵬盛工業園、吉爾吉斯斯坦的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中哈霍爾果斯-東大門經濟特區(無水港)等。

  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一帶一路”建設并未停步,中國與歐亞區域國家間合作仍在穩步推進。9月30日,由國家電投中國電力國際公司投資建設、安裝40臺遠景2.5兆瓦智能風機的哈薩克斯坦札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首批風機并網,標志著中亞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風電項目正式開始送出綠色電力。哈方相關人士表示,札納塔斯風電項目按期投運,得益于中國元素,在哈薩克斯坦建成國際一流風電項目,不僅為中哈合作作出積極貢獻,也將為中資企業在哈薩克斯坦乃至歐亞開發可再生能源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未來,中國與歐亞各國還可以加強醫療衛生合作,共建“健康絲綢之路”,提升中歐班列運力,保障物流體系暢通,發力疫后經濟恢復,維護地區局勢穩定。

關鍵詞: 歐亞風波擾動“一帶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