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銳叔論市 “春季躁動”或已在路上!

2020-12-28 10:20:02來源:投資者網  

《投資者網》特約國金證券分析師毛銳

延續前一天調整態勢,上周五早盤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開盤之后,指數繼續在平盤線下方弱勢震蕩。10點半左右,有色等周期股突然發力,帶動指數迅速回升,滬指領漲。午后,指數震蕩盤整為主。臨近收盤,市場小幅走高。最終,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漲0.99%、0.73%、0.71%報收。盤面上,個股漲多跌少,上漲個股數量占比超65%,漲停股(剔除ST和未開板次新股)69家,顯示市場情緒較高,賺錢效應偏強。兩市成交額7038億,相比前一天下降3.91%。北上資金因圣誕節繼續暫停交易。

最近幾個交易日呈現陰陽交錯的震蕩格局,就如此前銳叔預計的那樣,這種反復在年底時段也是正常節奏,不過總體上重心還是在上移。一周下來,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漲了0.05%、1.18%和2.16%。

技術上,5、10、20、30日中短期均線幾乎粘合在了一起,這是一種等待方向選擇的狀態。而隨著本周最后4個交易日結束,新的一年就將到來,也意味著年底的一些制約因素將成為歷史,A股也會做出方向性選擇。

至于是向上還是向下?銳叔近期的觀點也非常明確,那就是看好明年的“春季躁動”行情,理由在之前也給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過,今天銳叔不想多啰嗦了,就借用機構的觀點給大家些參考吧。周末,多家券商策略團隊也是發布了最新A股策略,也是幾乎一致看好明年春季行情。篇幅有限,這些觀點就不一一贅述,銳叔只選了之前可能最為謹慎的國泰君安策略組的觀點:過去10年,基于這三大驅動因素:1)風險偏好階段性抬升,國內既有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有3月將至的全國兩會,政策預期總體偏高;海外適逢年末重要節日,地緣政治關系相對緩和;2)盈利預期上修博弈,一月底披露年報業績預告,預喜比例的偏高,疊加盈利的超預期引發資金博弈;3)核心還看流動性:宏觀視角上,央行為應對節日期間的資金面需求與維穩,會在公開市場進行較大力度的流動性投放。微觀視角上,公募、險資和外資等增量資金顯著進入A股市場。A股都或多或少存在“春季躁動”現象,尤其是在春節后。根據統計,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在春節后20個交易日的勝率分別為80%、70%和80%,平均漲幅分別達7.18%、8.69%和9.18%。而具體到明年,1)海外方面,隨著美國大選塵埃落定,拜登上臺已無懸念,政策不確定性逐步下降;國內政策退出的超預期平滑化,短期內刺激風險偏好上行。2)日歐美新一輪刺激計劃相繼推出,經濟復蘇再次加碼。隨著輝瑞/BioNTech、Moderna等新冠疫苗獲批上市,將進一步提升復蘇預期,推動分子端盈利上行。3)緊貨幣已然開啟,信用拐點逐步確立。考慮到政策定調不急轉彎,盡管流動性邊際收緊,但節奏將較預期放緩,利率中樞抬升過程或將拉長;疊加微觀增量資金規模有望穩健抬升,支撐權益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看來,2021年“春季躁動”仍將如期演繹。

周末消息面上,12月26日,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罰力度,并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對多項刑事處罰做了重大修改,關于資本市場的內容更是做了重大修改。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對于欺詐發行,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個人罰金取消5%上限限制;對于信披造假,刑期上限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取消20萬的上限限制!此次刑法修正案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后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加大資本市場違法犯罪的成本,使得財務造假、內幕交易逐步越少,中長期必然是利好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但是短期要注意,新法可能將促使一些“問題公司”在明年披露年報的時候進行財務洗澡,業績差的公司“暴雷”的可能性提升,投資者需警惕。

總的來看,隨著年底“雞肋”時段即將過去,行情可能會越來越易漲難跌,低吸的機會也可能越來越少,大家還需選好品種,抓緊“備戰”。

板塊和熱點方面,周五盤面上,行業方面,有色金屬公用事業、電氣設備、采掘等行業漲幅居前,農林牧漁、傳媒、商業貿易、通信等行業逆勢下挫。板塊概念方面,稀有金屬、鈷礦、鋰礦、小金屬等板塊漲幅超過5%,乳業、半導體設備、半導體、白酒等板塊跌幅超過1%。

有色金屬是上周五大盤逆轉的領頭羊,板塊指數漲幅也居于榜首,且創出了年內新高。有色金屬是近期銳叔很看好的中期方向,主要邏輯一是當前景氣度,二是明年預期。景氣度來看,二季度隨著國內快速復產復工,基本金屬表觀消費雙位數增長,疊加南美等礦石供應國疫情蔓延,供需錯配下基本金屬價格持續攀升,三季度隨著海外逐步復產復工,金屬價格區間偏強震蕩。四季度隨著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疫苗進展順利以及基建刺激的進一步預期,金屬價格再次大幅走高。從預期來看,首先 是海外疫情迎來第二輪爆發,預計流動性繼續保持極度寬松的狀態,其次新冠疫苗研發取得明顯成效,海外需求有望復蘇,“流動性寬松+通脹預期回暖”是有望繼續推動有色金屬價格上漲。在具體方向上,建議關注:貨幣寬松和經濟復蘇背景下的明星商品;供需兩旺,高冶煉利潤有望延續的電解原材料供應緊張,終端需求火爆的鋰;軍品需求爆發,民品空間廣闊的鈦;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政策一旦推出,受益通脹預期和美元貶值的黃金。此外,還有其它一些小金屬品種,如鎂、鎳等也可關注。

電力板塊在上周五表現也很搶眼。電力板塊的驅動因素主要喲有兩個:第一,國家能源局已經提出了“2021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1.2億千瓦”的目標。結合這點來看,電力板炒作的是“清潔能源發電”,本質上屬于光伏板塊大熱后,電力板塊前來補漲助攻;第二,由于極端寒冬,南方多地電力吃緊、出現限電等形勢。和煤炭板塊一樣屬于事件驅動。從后市來看,電力雖然也是屬于銳叔看好的“順周期”,但相對來說,由于電價不像有色、煤炭那樣“市場化”,量的彈性顯然沒有價的彈性大,恐怕難以持續大漲,追漲需謹慎。

周五實際上還有一個潛在的熱點,那就是“碳中和”題材。在上周四的早評中,銳叔曾重點提到過這個題材,而且說到,“碳交易、碳收集、儲能等細分方向,也有資金介入跡象”。從周五的盤面上來看,資金介入跡象更加明顯,其中多只個股漲停,碳交易的太陽能、碳收集的遠達環保等還出現連板走勢,儲能的固德威出現20CM的漲停。2020 年 9 月 22 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首次在國際社會上提出碳中和目標。12 月 12 日,在《巴黎協定》五周年“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細化了 2030 年碳排放強度、減排幅度、非化石能源占比等目標細則。12月16至18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并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從政策高度、力度、后續上看。“碳中和”應該是個大題材,資金可能還會不斷在其中挖掘機會。沿碳中和各種方式及其中的“堵點”,除了前期大熱的光伏、風電、新能源車這幾張明牌外,“碳中和”受益的方向實際上還有這些:1)電力脫碳主題:風電/光電實現對火電的規模化替代是“堵點”,對應儲能、分布式光伏、特高壓產業鏈;2)終端電化主題:化工/商用車/建筑等較難電氣化的領域脫碳是“堵點”,對應廢鋼處理、石墨電極、氫能-燃料電池、生物燃料、裝配式建筑產業鏈;3)節能提效主題:對應功率半導體 IGBT 產業鏈;4)排放綠化主題:廢塑料等廢棄材料脫碳與碳收集是“堵點”,對應生物降解塑料、塑料回收、CCUS 產業鏈。而這些領域,很多漲幅遠低于光伏等,一旦被資金發掘出來,短期機會可能更大。

操作策略:

上周五大盤強勢反攻,扭轉了短期市場頹勢。短期市場雖然仍維持震蕩格局,但總體上重心上移。展望未來,一季度是一年當中流動性相對最為寬松時段、經濟復蘇態勢有望持續到明年上半年、海外流動性充裕下北上資金的持續流入、3月“兩會”政策預期對市場情緒的提振等預期下,年底資金面偏緊時段過去之后,“春季躁動”行情值得期待。而隨著年底時段即將過去,制約因素將大為減小,行情可能會越來越易漲難跌,低吸的機會也可能越來越少,大家還需選好品種,抓緊“備戰”。中期來看,流動性最充裕時期已過,明年貨幣政策有望逐步回歸常態化,市場將進入“信用收縮+盈利擴張”階段,整體市場仍有望保持區間震蕩格局。操作上,輕倉者逢低加倉為主,重倉者持股待漲為主,同時注意根據結構性主線進行調倉換股。中線可逢低關注“低估值+(順周期+可選消費)”品種、景氣度持續上升的行業。

(國金證券毛銳 SAC執業編號:S1130519020002)

關鍵詞: 銳叔論市 “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