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華伍股份疑遭數千萬元詐騙 一紙虛假合同兩年后才發現

2020-12-31 17:05:27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記者 苗雁)12月30日,華伍股份(股票代碼:300095)發布公告稱,其合作方江蘇藍衛光學眼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衛公司”)人員提供給公司的中標通知書和與某軍工企業的采購訂單等材料涉嫌偽造,導致剩余的3724.4萬元貸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具體金額尚需進一步確認。

(圖源自華伍股份公告)

一紙虛假合同 數千萬金額恐難追

據華伍股份介紹,2018年與藍衛公司開展業務合作,藍衛公司稱其與某軍工企業簽訂了軍用護目鏡軍工訂單項目,并向華伍股份出示了相關合同等資料。當時,藍衛集團雖有訂單在手,卻因自身資金緊張而無力采購原材料?;诤献骰A,藍衛集團提出由華伍股份先代為采購,等軍工訂單交付及收到回款后,再向華伍股份支付原材料費用及合理的利潤。

隨后,2018年6月、7月,華伍股份與藍衛公司分別簽署了兩份金額為4141萬元和1583.4萬元的原材料銷售合同,還與藍衛公司指定的供應商分別簽署了金額為3480萬元和1315.44萬元的采購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如期將合計4795.44萬元轉至供應商銀行賬戶。

然而,在這期間,華伍股份多次向藍衛公司及其負責人員催收貨款,但對方總是以某軍工企業未結算給其款項為由推諉。隨后,華伍股份通過多方調查后發現,藍衛公司人員提供給公司的中標通知書和與某軍工企業的采購訂單等材料涉嫌偽造,藍衛公司涉嫌合同詐騙。

截至2020年初,藍衛公司欠華伍股份3724.4萬元。

為維護公司權益,華伍股份于12月向江西省豐城公安局進行報案,并于近日收到了江西省豐城公安局出具的《立案告知書》。江西省豐城公安局對此事進行立案偵查,目前案件的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涉案公司實控人多次被納失信 涉案多年終浮水面

公開資料顯示,華伍股份主要從事工業制動器及其控制系統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分別于2016年、2018年收購安德科技100%股權、長沙天映51%股權涉足軍工業務,為大型軍工企業提供配套及服務。因此,在軍工業務背景下,藍衛公司提出有軍工業務訂單時,華伍股份與其達成合作意向也就不難理解了。

央廣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華伍股份在2010年7月28日登陸創業板以來,經營業績并不穩定,2018年還出現虧損。直到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74億元,同比增長16.04%,凈利潤0.78億元,成功扭虧為盈。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34億元,同比增逾三成,凈利潤1.37億元,同比翻倍。

此次被涉嫌合同詐騙的3724.4萬元,約占其前三季凈利的27%。不過,華伍股份對此表示,此事對公司業務的正常運營不會造成重大影響,公司將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

企查查數據顯示,藍衛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營業務為眼鏡、鏡架、鏡片、鏡盒生產加工,眼鏡、鏡架、鏡片、鏡盒銷售。根據股權結構圖,自然人吳廣旭、寧波玖基前程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均為40%,另兩位少數股東分別為江蘇洪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洪旭光電”)、自然人姚成斌,持股比例均為10%,疑似實際控制人為吳廣旭。

經查詢,吳廣旭所持藍衛公司的部分股權處于質押狀態,且其中400萬股的質權人恰為華伍股份。除質押外,吳廣旭在2017年就被列為失信執行人,被查封房產、車輛等,拒不履行判決而被拘留15天,藍衛公司的股權也被凍結。

記者在搜索中還發現,吳廣旭關聯公司共有4家,其中一家已被注銷,江蘇新維景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為失信企業。在風險信息顯示中,吳廣旭本人已6次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7次被限制高消費;還因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執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案由,被多次起訴。

值得一提的是,藍衛公司其一股東洪旭光電也卷入了數起金融借款及勞動合同糾紛。截至2020年7月,涉案執行總金額超7000萬元,未履行金額超5700萬元,未履行比例達77%。與此同時,洪旭光電還曾因拒不履行相關清償義務多次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存在管理疏漏和風控漏洞 近年上市公司屢遭詐騙

近年來,上市公司遭遇詐騙的案例屢見不鮮,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甚至上億元。

2018年8月,寧波動力(股票代碼:002164)發布公告,其收購不久的子公司年富供應鏈法定代表人李文國及年富供應鏈高管團隊涉嫌通過多家海外關聯企業,侵占公司資金,財務造假,騙取公司股份及現金對價21.6億元,騙取公司增資款2億元,誘騙公司為年富供應鏈擔保15億元,致使公司遭受重大經濟損失。

2018年9月,華業資本(股票代碼:600240)發布公告,因應收賬款逾期引發公司遭遇合同詐騙,涉案金額高達101.89億元,直接導致公司存量應收賬款面臨部分或全部無法收回的風險。

2019年6月,湘電股份(股票代碼:600416)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湘電國際貿易(以下簡稱“湘電國貿”)與上海煦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及上海弘升紙業有限公司開展的多筆紙漿貿易業務中,湘電國貿的交易對方涉嫌合同詐騙,合同金額高達3.7億元。

2020年11月,康尼機電(股票代碼:603111)發布公告,公司原收購子公司廣東龍昕科技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廖良茂因合同詐騙,被判無期徒刑,并責令其向康尼機電退還19.32億元。

其實,被詐騙的上市公司還有很多,上面僅復盤了幾個金額較高的案例。如今,上市公司頻頻被卷合同詐騙的旋渦,需引發業內警惕。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上市公司在被騙多年后,才發現業務或合同出現重大問題,一定程度上其實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內部經營流程中的管理疏漏和風控漏洞,在并購資產之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風險管理和調查,避免此類詐騙事件的發生,影響公司的業績。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