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CES首次“線上見” 數字經濟全面發展浪花撲面

2021-01-07 08:18:47來源:上海證券報  

2021年,四大電信運營商5G網絡投資力度預計將是2020年的1.5倍-2倍

2025年,數字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有望超過50%

1月11日,CES 2021(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將正式開幕。與往年不同,CES今年將首次轉戰線上。“項目組正積極準備CES的第一次全面數字化展示,屆時的直播環節也將顛覆傳統意義上的發布效果,會根據產品的特色和技術賣點增加相應的特效,給觀看者更直觀的感受。”TCL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

2020年,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新業態異軍突起;進入2021年,云計算、5G新基建的全面提速,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基礎。以CES第一次“線上見”為起點,數字經濟產業全面開花已成大勢所趨,“十四五”開局之年,能否抓住機遇乘風而上?

史上首次

CES展示全面數字化

1月11至14日,CES 2021將在線上開幕。作為全球消費電子新趨勢的風向標,CES自1967年舉辦以來首次轉戰線上。今年,微軟成為純數字模式CES 2021的技術合作伙伴,將提供包括底層云技術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

TCL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海外的每年重點項目,CES以往都是線下展示,受疫情影響,此次轉到線上,但公司的重視程度并沒有減少,TCL也將基于微軟平臺進行直播和發布。

本屆CES期間,TCL將通過直播進行產品和技術的講解,目前項目組正在緊張籌備。“全球的大客戶可以通過線上系統,直接與TCL的全球銷售團隊進行對接和交流。”上述負責人透露。

基于云計算和數字化方案的支持,CES從線下過渡到線上更加“順滑”,今年展會釋放的消費電子風潮又將指向何方?CES主辦方美國電子消費品制造商協會首席執行官Gary Shapiro表示,今年線上的展會規模可能不如線下,但仍有1000家參展企業及預計15萬參會者,5G通信、8K電視、機器人、VR、AR及無人機將會是未來興起的方向,而監管及隱私等問題也將愈發凸顯。

除了TCL,海信、聯想也在積極備戰線上CES,不少中國企業已預約CES官方發布的時間。“AI+IOT”是這些企業參展項目的一大亮點,將AI技術集成至智能設備,大大拓寬了其應用范圍。

國際廠商也沒有停止技術迭代的步伐,三星、索尼、LG也將帶來最新技術。LG將展示透明OLED面板的全新應用,其透明度已從10%提高至40%,可用于商店、室內建筑、汽車、地鐵、飛機等生活場景,透明OLED面板將成為下一代的顯示技術,改變現有的顯示范式。

疫情發生后,人們對智能健康設備的關注度提高,與環境健康息息相關的智能家居設備、可穿戴設備、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將在CES 2021上成為趨勢,無需觸摸、支持語音手勢控制的家用電器也將被推至前臺。

多地聯動

數字經濟全面開花

數字經濟極大拓展和增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回旋空間和韌性。面對新機遇,除了企業主動求變,多地政府也釋放了自上而下、聯動發展的政策信號。最近一周,《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2023年)》等陸續出臺,各地關于城市數字化轉型及“數字政府”建設的遠期規劃躍然紙上。

平安證券在計算機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中稱,數字經濟特別是產業數字化將為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第二產業與數字化的融合將大有作為。

政府數字治理方面,來自第十五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的消息顯示,下一步圍繞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將有更多支持舉措出臺,包括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建立數據資源、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推動公共數據有序開放,完善數據安全法規制度建設等,以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政策在推進,相關公司也在積極布局。大華股份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在政府端,除了公安,司法、紀檢、水利、環保、消防、應急等相關領域在技術路徑上都會進行數字化升級,城市數字化治理領域前景廣闊,視頻物聯作為最重要的切入點將會受益,未來希望聚焦經濟發達省份,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有所建樹。

2021年第一周,龍宇燃油全資子公司與阿里云簽署了《數據中心機房合作協議》,預計合同總金額約2.2億元。用友網絡進行高層變動,由創始人、董事長王文京兼任公司總裁,聚焦企業互聯網和云計算業務賽道;同時,公司擬定增募資52.98億元,投向用友商業創新平臺YonBIP建設項目、用友產業園(南昌)三期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其中,YonBIP是公司面向成長型企業、大型企業及巨型企業的數字化平臺。

平安證券表示,國內數字經濟在產業政策扶持、技術升級和需求牽引共同驅動下,增加值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在國民經濟中的滲透率較快提升,2019年數字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36.2%,預計到2025年有望超過50%。從趨勢看,國內數字經濟發展將出現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發展的重點將從數字產業化轉向到產業數字化,更加重視融合應用;二是產業數字化的重心將從服務業逐步轉移到工業和建筑業,信息技術開始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

軟硬協同

5G“覆蓋+應用”全面提速

數字經濟產業要全面開花,需建網絡、打基礎,5G是關鍵。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日前提出,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進入迭代演進、融合創新加速的新階段,要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盡快完成5G地級及以上城市深度覆蓋,并逐步向有條件的縣鎮加速延伸。同時,與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共同推進5G應用試點示范,推動培育5G應用生態。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發布的《2021年5G發展展望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已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69萬個,超過全球總數的75%,提前完成全年50萬個的目標。2021年,四大電信運營商將持續加大5G網絡投資力度,預計將是2020年的1.5倍至2倍。此外,國家和地方大力支持5G基礎設施建設,部分省份明確了2020年至2022年的5G建設計劃,2021年5G基站建設將穩步推進,2022年5G基站建設則將邁上新臺階。

白皮書預計,在5G融合應用方面,2021年B端(企業端)和G端(政府端)應用規模平均增幅將超200%,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政府數字治理等方面最為顯著。截至2020年10月,國家層面在建“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1100個,占全部項目的近三分之一,是5G先進成果的最佳應用場景之一。

肖亞慶透露,在產業數字化方面,要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化“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聚焦10個重點行業,形成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爭取在更多工業企業落地。

關鍵詞: CES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