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控 > 正文

財務造假?曾經機構的寵兒遭證監會重點關注:一旦發現違法違規

2021-01-16 02:08:39來源:證券時報網  

近期,南極電商(行情002127,診股)股價大幅波動,市場上也出現公司可能存在財務造假的質疑。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1月15日表示,證監會已經關注到了這一情況,并已將南極電商的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范圍,督促公司發布了澄清公告,回應市場質疑,同時也要求年審會計師對南極電商2020年度財務報告進行重點審計。

深陷財務造假疑云的南極電商2021年以來并不太平,從年初至1月15日,股價累計跌幅達22.99%。南極電商暴跌讓2019年興業證券(行情601377,診股)研報《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縱的界定和識別》翻紅。興業證券研報中指出,體外循環公司的常見特點有:凈利率超高、無明顯競爭對手、資產非常輕、高增速高市盈率。報告中以XX電商為例,講解如何識別資金體外循環,其中引用客戶和供應商名稱顯示即為南極電商財報數據。

證監會關注到南極電商財務造假質疑

近期,南極電商股價大幅波動,市場上也出現公司可能存在財務造假的質疑。

這源于興業證券發布于2019年的研報《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縱的界定和識別》,該研報中,“XX電商”存在六大疑點:凈利潤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無明顯的競爭對手、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賬款)、經營規模翻倍增長的同時員工數量下降、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其中關于“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的部分,被市場普遍解讀為針對南極電商。

受此消息影響,南極電商股價連續大跌。1月4日,南極電商開盤后閃崩跌停;1月5日,南極電商開盤后又是直奔跌停。即便公司1月5日緊急召開視頻會議,隨后公告擬斥資數億元回購股份,也未阻止資金出逃。1月12日,南極電商再次遭遇跌停,當日收盤價也觸及了9.23元的近期新低。僅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就已經下跌了22.99%。把時間拉長看,半年時間,南極電商股價相比去年高點跌幅超60%,總市值蒸發超370億元。

高莉表示,證監會已經關注到了這一情況,并已將南極電商的股票交易納入重點監控范圍,督促公司發布了澄清公告,回應市場質疑,同時也要求年審會計師對南極電商2020年度財務報告進行重點審計。在日常監管中,深交所高度關注南極電商公司經營情況及其披露真實性,已連續三年對公司年報進行重點審核,并強化對公司相關事項的問詢。

高莉強調,維護三公原則、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是證監會的法定職責,證監會將落實“零容忍”的要求,持續關注南極電商公司相關情況,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必將依法懲處。

南極電商回應市場質疑

資本市場多日遭遇“霜打”,南極電商終于正面回應了。

1月12日晚,該公司發布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正面回應市場的八大質疑。

對于疑點一“凈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南極電商表示作為產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商,公司的商業模式主要為 IP 品牌授權。對標海內外IP授權業務,均呈現高毛凈利率的特點,如美國 PVH(Philips-Van-Heusen)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報告披露,旗下CALVINKLEIN等品牌授權業務的毛利率近100%。IP授權業務本身壁壘較低,但擁有持續成功的IP壁壘很高。據三文娛(第三方公眾號)統計,全球總收入排名前 50的IP中,純美國 IP有22個,純日本IP有20個,純國產的 IP數量為0。中國授權零售商品的銷售規模僅占全球3.4%份額,發展空間巨大。公司以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等品牌開展授權業務,2020年總GMV 銷售額已突破400億元,因此公司的IP品牌授權具備明顯的競爭壁壘。

對于疑點二“無明顯的競爭對手”,南極電商澄清,公司擁有明顯的海內外競爭對手。國外包括神奇寶貝、 Hello Kitty 、漫威宇宙,國內包括恒源祥、北極絨等品牌授權公司。

對于疑點三“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南極電商澄清,IP授權業務均為輕資產模式,品牌價值珍貴,核心資產為無形資產(貨幣資金、金融 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固定資產(房屋、建筑物、機器工具等)占比較少。

對于疑點四“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賬款占比重較高”,南極電商澄清,2018 及 2019 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為 5.51 億元、12.55 億元,凈資產回報率 ROE(凈利潤/凈資產)分別為 23.71%、24.82%,業務現金流狀況良好,凈資產回報率處于已上市公司中高段位水平。應收賬款方面,2018 年及 2019 年,南極電商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21.61%、20.21%,整體比例可控并且逐年下降。

對于疑點五“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反而下降”,南極電商澄清,2019 年較 2018 年凈下降 8 人,2020 年較 2019 年凈增加 175 人,主要體現為業務拓展需要,包括成立食品寵物用品事業群、直播電商事業部,以及存量類目的人數增加等。

對于疑點六“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南極電商澄清在產業鏈合作模式上,生產商與經銷商存在重疊,多為前店后廠模式,且生產商與經銷 商均為公司的客戶。

對于疑點七“通過稅務角度計算,公司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遠遠低于通過財報角度季度的增值稅金額”,南極電商澄清絕大部分營業收入的銷項稅率為 6%(歸屬服務業),并非此前第三方論述中稅務角度計算的 17%的銷項稅率,計算邏輯有誤。

對于疑點八“歷次股權質押資金主要用途”,南極電商澄清截至 2021 年 1 月 11 日,張玉祥累計凈融資 14 億元,其中2.44 億元用于借殼上市、3.20 億元用于2017年并購時間互聯100%股權;用于歸還認購 2015 年發行股份時的借款、置換認購2015年發行股份時的借款和置換 2017 年定增時的借款合計金額為 5.3 億元;其余 1.62 億元用于繳納個人所得稅款項約為1.5億元。

受此消息影響,南極電商1月13日開始,股價有所上升,三個交易日漲幅超10%。

曾經的機構寵兒

此前南極電商算得上是機構寵兒,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有多達110家機構持有南極電商,持股量占后者流通股本的38.44%,持股市值達到129.63億。由于業績漂亮,南極電商可謂是炙手可熱的大白馬,從去年3月到7月,股價翻了兩倍多,多家機構在三季度大幅加倉。但是,南極電商股價加速崩塌之時,機構不斷砍倉出逃的身影頻現。1月12日,南極電商放量跌停,兩家機構狂拋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南極電商前身為南極人,成立于1997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內衣企業之一。但早在2012年,南極人就已經取消生產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轉而做起品牌授權生意,并更名為南極電商,后一度被稱為“吊牌之王”。

關鍵詞: 財務造假 證監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