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觀點 > 正文

消費券促銷費 推動經濟重回正規

2020-03-20 11:32:25來源:中宏網  

最近,消費券火了!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服務業逐步復工,消費者需求也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為盡快恢復城市生機,帶動消費,拉動第三產業經濟,各地紛紛推出了與“消費券”相關的政策。

3月2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濟南將開展惠民消費活動,面向景區、旅行社、影院、演藝場所、書店等推出2000萬元消費券,拉動文旅消費。

3月5日,浙江省建德市宣布,將向外地游客發放1000萬元旅游消費券,每人可領面值500元,用于住宿、景點、餐飲等,外地游客掃碼即可領取。

3月6日,遼寧省印發《支持文化和旅游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政策措施》,鼓勵向大眾發放惠民文化和旅游消費券,促進文旅市場復蘇。

3月12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楊建武表示,浙江將推出總價達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

3月13日,寧波市政府宣布,寧波市、區縣(市)政府、企業將聯合推出1億元的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券。

3月17日,南京市的50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第一輪搖號結果公布,8萬筆餐飲消費券、8萬筆體育消費券、5萬筆信息消費券、6萬筆圖書消費券一次性投放市場。

3月18日,北京市商務局啟動“防疫保供應網上行”促銷費活動,活動持續一個月,北京蘇寧聯合十大家裝品牌首發了3000萬元消費券。

什么是消費券?是指政府部門或企業在民眾消費能力大幅衰退時發放的一種專用券及支付憑證,借此來刺激消費,帶動復蘇。消費券通常都會有明確且較為短暫的使用期限,即規定時間內必須一次性消費完畢,逾期無效。

本輪消費券的發放,南京對外公布的分類較為翔實,包含餐飲消費券、體育消費券、圖書消費券、鄉村旅游消費券、信息消費券、困難群眾消費券、工會會員消費券等七大類。消費券對于特定領域的支持更為精準、直接,見效快,因而是特殊時期促消費、擴內需、保增長的重要工具之一。

其實,國人對于消費券并不陌生,早在2009年初,為了對抗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杭州、成都、廣州等地采用發放消費券的形式來刺激居民消費,其中既有政府發放的食品券、健康券、文化券,又有企業發放的家電券、購房券、旅游券。消費者的表現也非常給力,相關行業因此扭虧為盈,及時有效拯救了市場。

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付一夫表示,消費券是拉活經濟的具體措施,如果發放實物,有的人并不需要;而現金的流動性又太強,民眾拿到錢之后可能將其存儲起來而不消費。反觀消費券,恰恰能夠規避實物和現金的弊端,它相當于政府或企業向民眾轉移購買力,只能在特定期限內用于特定領域的消費,從而在短期內迅速提升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從而引起國民經濟的成倍增長,一舉多得。

湖南省出臺的《關于廣泛開展關心關愛抗擊疫情一線廣大職工工會會員活動引導積極消費促進就業繁榮市場的通知》規定,所發放的消費券在3月底前到位,需要在“五一”節前消費完畢。

除了鼓勵當下消費,即將到來的清明、五一小長假也是往年的消費高峰,各地可能迎來今年文旅消費的第一個旺季,屆時消費券將會對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付一夫提到,盡管疫情令線上消費需求全面爆發,但線下消費受到的沖擊是有目共睹的,餐飲、酒店、旅游等服務業皆陷入困境。此時,各地適時發放各類消費券,引導民眾在受影響較大的領域進行消費,有助于改善商家的經營狀況。同時,特定領域的終端消費得以在短期內迅速提升,會帶動生產端的擴張,從而實現“刺激終端消費→促進企業擴大再生產→企業用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進一步增加消費”的良性循環,推動經濟運行重回正軌。

針對密集問世的消費券,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密切關注此事,并進行積極跟蹤分析。他強調,考慮地方財政承受能力的同時,支持地方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 消費券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