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 正文

慶陽:深化公立醫院改革 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2023-08-12 15:49:52來源:每日甘肅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張曉燕

近年來,省衛生健康委對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申報、建設工作高度重視,依據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實際,科學謀劃、主動作為。


【資料圖】

2022年4月,慶陽市被確定為首批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實施城市,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聚焦重點,補齊短板,發力關鍵,積極探索經濟欠發達地區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樣板,促進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問題。

服務提質促進資源布局更加均衡

“這里的環境很漂亮,病房干凈整潔、功能齊全、服務周到,在這里治病很舒心。”

“既驚喜、又感動!這里讓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醫院十分大氣、現代感十足,相信這里的醫療水平也一定更好。”

干凈整潔的病房

走進慶陽市西峰區人民醫院,便聽到不少患者的好評。“依托示范項目,我們醫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信息化、品牌科室、特色業務、醫共體建設等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別是口腔科、康復科、婦產科、家庭化病房、信息中心發展良好,深受患者及家屬的認可與歡迎。”西峰區人民醫院院長邵亞洲介紹說。

家庭化病房一角

“其中,區域口腔醫學中心是西峰區人民醫院的重點發展科室,也是蘭州大學口腔醫院的專科聯盟單位,更是慶陽市當前規模最大、門診量最高的科室,2023年已達到28000人次。”西峰區人民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李智平補充道。

聚焦服務提質,西峰區人民醫院是一個縮影。此外,慶陽市還加快建設省級隴東區域醫療中心,布局推進眼科疾病、精神心理衛生、內分泌代謝診治、消化內鏡診療和呼吸與重癥醫學等14個區域診療中心,增配救護車50輛,新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49個,建成2個國家級、19個省級、67個市級中醫專病專科和3個國家級、1個省級、7個市級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推動覆蓋群眾常見病、多發病,差異化發展的專科體系更加完善,三級醫院四級手術占比由14.69%提高到16.82%。

并在慶陽市內組建了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婦幼院牽頭的3個城市醫聯體,縣區建成11個縣域醫共體,在呼吸與危重癥(PCCM)、內分泌等多學科復制推廣消化內鏡緊密型技術聯盟“128”模式,啟動推行重癥醫學緊密型專科聯盟“139”模式,實現了標準化建設、一體化管理、同質化服務、差異化分工、網絡化診斷、實地化治療。

人才筑基促進健康保障更可持續

在慶陽市人民醫院,記者正巧遇上消化內科副主任穆雷霞為一臺“特殊”的消化內鏡三級手術作準備。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手術全過程將在蘭大二院消化內鏡中心團隊遠程指導下完成。

“過去,受醫療技術和水平的限制,像這樣稍有難度的手術我們都做不了,很多本地患者會選擇轉診省級醫院接受治療。現在,我們的醫生和護士經過蘭大一院、蘭大二院多輪培訓學習,可以直接在本地開展三四級手術,外轉病人數量明顯下降。”穆雷霞說,該名患者患有肝硬化、高血壓等多種基礎疾病,近期又出現消化道出血等癥狀,為手術增加了難度和風險。

消化內鏡三級手術現場

和穆雷霞搭檔手術的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菁,于2022年7月至9月被派往蘭大二院消化內鏡中心跟班學習。“導師‘一對一’全程指導鞏固消化內鏡治療方面的專業知識,現有業務能力和工作自信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王菁說。

除了向上級醫院學習,每周末,省市兩級醫院專家團隊都會前往或定點駐守縣區醫院,通過調研、講座、查房等形式,重點幫助開展新業務新技術、解決相關專業疑難雜癥、一對一進行技術指導,讓“傳幫帶”見實見效。

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人才是關鍵。慶陽市衛健委體制改革科科長馮文婷說,慶陽市領先全省在市直公立醫院全面實行編制備案制及人事制度改革。為公立醫院下放了基本編制調整、人員控制數分配、人員控制數使用核準、內設機構設置權限,保障了公立醫院選人用人自主權,醫院利用下達的658名編制控制數招錄人才371名,采取柔性引進和簽約招錄等方式,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411名,人才隊伍結構和整體素質不斷優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