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數據說話:鄉村旅游正快速重回正軌

2020-09-16 15:39:26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李海楠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鄉村旅游正悄然伴隨整體旅游業的復蘇呈現“快速恢復”態勢。 來自文化和旅游部9月1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7—8月份,鄉村旅游有序復工復產,鄉村旅游總人數、總收入均已恢復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近郊鄉村游已成為新形勢下群眾外出游玩的首選方式。 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應對疫情沖擊,鄉村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讓其最早出現復蘇跡象,且注定將進一步激發“恢復性增長”潛力,繼而通過對接當下市場“偏向就近旅游”需求,實現鄉村旅游重回發展正軌。 “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帶來的經濟效益轉變會優先在旅游業上表現出來。”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國土規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黃征學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今年4月以來,旅游消費需求,特別是城市周邊的鄉村旅游依托其室外環境和空氣流通條件,已經促使民眾更加放心地參與到旅游活動中來。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鄉村旅游收入同比下降77.1%;到二季度,鄉村旅游形勢大為好轉,環比增長達148.8%;7—8月份,鄉村旅游總人次、總收入恢復更為明顯,從業人員數量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據統計,今年1—8月,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數為12.07億人次,總收入5925億元,開工率達94.5%,鄉村旅游從業人數達1061萬。而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次為30.9億次,占國內旅游總人次一半以上,鄉村旅游總收入1.81萬億元。 從數據上看,各界期待的鄉村旅游快速回歸仍將繼續呈現快速大幅回升勢頭。而這背后不僅有著對鄉村旅游振興鄉村的期許,更有著借助產業帶動鄉村人口結構回歸常態化發展的寄托。 “我們不僅希望通過鄉村旅游讓鄉村的產業結構重組,同時也希望讓年輕人回來,實現社會結構的重組,改變農村過去不健康的社會結構。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認為,鄉村旅游要通過保護傳統村落讓農民有錢賺,讓鄉村恢復、更新經濟功能,如果沒有經濟功能,通過旅游活化村莊的嘗試就是失敗的。 顯然,將希望寄托于旅游業這一有著高度關聯性特點,又于生態環境無害的產業之上是十分明智的。數據顯示,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業關聯產業超過110個,近年來,鄉村旅游正在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轉變,催生了特色民宿、夜間游覽、文化體驗、主題研學等產品和項目的開發,對相關產業發展和就業帶動效應明顯。 在黃征學看來,有著高關聯特征的旅游業對于就業的吸納作用,正是當前保就業所迫切需要的。而鄉村旅游解決的就業人口和創造的經濟效益于整體經濟形勢和就業人口分布更趨科學有序而言,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報記者 李海楠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鄉村旅游正悄然伴隨整體旅游業的復蘇呈現“快速恢復”態勢。

  來自文化和旅游部9月1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7—8月份,鄉村旅游有序復工復產,鄉村旅游總人數、總收入均已恢復到往年同期的九成多,近郊鄉村游已成為新形勢下群眾外出游玩的首選方式。

  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應對疫情沖擊,鄉村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讓其最早出現復蘇跡象,且注定將進一步激發“恢復性增長”潛力,繼而通過對接當下市場“偏向就近旅游”需求,實現鄉村旅游重回發展正軌。

  “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帶來的經濟效益轉變會優先在旅游業上表現出來。”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國土規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黃征學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今年4月以來,旅游消費需求,特別是城市周邊的鄉村旅游依托其室外環境和空氣流通條件,已經促使民眾更加放心地參與到旅游活動中來。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鄉村旅游收入同比下降77.1%;到二季度,鄉村旅游形勢大為好轉,環比增長達148.8%;7—8月份,鄉村旅游總人次、總收入恢復更為明顯,從業人員數量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據統計,今年1—8月,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數為12.07億人次,總收入5925億元,開工率達94.5%,鄉村旅游從業人數達1061萬。而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次為30.9億次,占國內旅游總人次一半以上,鄉村旅游總收入1.81萬億元。

  從數據上看,各界期待的鄉村旅游快速回歸仍將繼續呈現快速大幅回升勢頭。而這背后不僅有著對鄉村旅游振興鄉村的期許,更有著借助產業帶動鄉村人口結構回歸常態化發展的寄托。

  “我們不僅希望通過鄉村旅游讓鄉村的產業結構重組,同時也希望讓年輕人回來,實現社會結構的重組,改變農村過去不健康的社會結構。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認為,鄉村旅游要通過保護傳統村落讓農民有錢賺,讓鄉村恢復、更新經濟功能,如果沒有經濟功能,通過旅游活化村莊的嘗試就是失敗的。

  顯然,將希望寄托于旅游業這一有著高度關聯性特點,又于生態環境無害的產業之上是十分明智的。數據顯示,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業關聯產業超過110個,近年來,鄉村旅游正在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轉變,催生了特色民宿、夜間游覽、文化體驗、主題研學等產品和項目的開發,對相關產業發展和就業帶動效應明顯。

  在黃征學看來,有著高關聯特征的旅游業對于就業的吸納作用,正是當前保就業所迫切需要的。而鄉村旅游解決的就業人口和創造的經濟效益于整體經濟形勢和就業人口分布更趨科學有序而言,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 數據說話:鄉村旅游正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