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郭施亮:取消新股市值配售會降低股民投資熱情

2020-09-19 01:24:52來源:金融投資報  

如果采取過快的IPO發行節奏,且注冊制下一味追求新股大量發行,缺乏了有效的優勝劣汰機制,那么新股首日破發的現象也會遲早出現。當首日破發的新股數量足夠多時,長期鎖定的市值配售資金可能會出現明顯松動。

郭施亮

新股發行市值配售模式取代全額預繳模式已有多年時間,這些年來,因市值配售的存在,促使大量投資者有針對性的持有滬深市場的股票市值,意在獲得新股申購的資格。

根據規則,以上交所為例,申購市值的起點為1萬元,且持股市值是按照T-2日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持有市值進行計算,投資者每1萬元的滬市市值可以申購一個申購單位。至于深交所,則是以每5000元深市市值可以申購一個申購單位,滬深市場同時擁有一定規模的持股市值,才能夠獲得市值配售打新的機會。

對投資者來說,持股市值越高,獲得打新的機會越多,潛在的中簽率越高。不過,在實際情況下,除了少數大盤股需要具備較高的持股市值之外,多數新股對持股市值的要求并不算很高,滬深市場的持股市值在20萬左右,即可滿足不少新股頂格申購的需求。

與以往全額預繳等方式相比,新股市值配售的方式要求投資者持有A股股票市值,方可獲得新股打新的機會。自市值配售規則出臺以來,投資者不得不增加A股市場的持股市值規模,且逐漸對股票價格相對穩定的白馬股以及部分藍籌股形成了依賴,從某種程度上保障了部分白馬藍籌股的流動性。

市值配售是否取消,成為了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投資者來說,一直保持一定資金規模的持股市值,主要是看到了多年來A股新股的溢價效應。

但是,當前市場所面臨的問題是,科創板以及創業板市場已經先后實施了注冊制改革,未來市場IPO的節奏也會保持較快的速度,隨著IPO發行提速,未來新股的投資價值以及賺錢效應也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

從實際情況分析,只要市場的IPO發行節奏足夠快,注冊發行的IPO足夠多,那么A股新股溢價效應終會不斷下降,未來新股的表現,將會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市場,首日上市破發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對投資者來說,這些年來主要的投資收益,一方面來自于新股的中簽收益;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持股市值的增值部分。

假如A股市場取消了市值配售規則,取而代之的是全額預繳的模式,那么也會引發不少資金的拋售意愿。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一旦新股溢價效應消失,新股市值配售的意義顯得不大,投資者可能會采取降低市值配售比例,或將資金轉移至其余投資渠道之中;另一方面則是降低持股市值,用更多的錢來完成打新預繳,對股票市場來說,自然也會受到不小的沖擊。

從某種角度分析,龐大的市值配售規模,鎖定了大量的流動資金,在適度的新股溢價效應下,也是實現多方互利共贏的結果。不過,當這一種新股溢價效應的終結,可能會打破多方的利益平衡,那么當新股破發現象足夠多時,投資者也會丟失市值配售的意愿,取而代之的,則是積極尋求其它更具保值增值的投資渠道,甚至降低股票投資的比例。

由此可見,保持適度的新股溢價效應,有利于鎖定股票市場的持股市值資金,也是有利于注冊制的穩步推進。但是,如果采取過快的IPO發行節奏,且注冊制下一味追求新股大量發行,缺乏了有效的優勝劣汰機制,那么新股首日破發的現象也會遲早出現。當首日破發的新股數量足夠多時,長期鎖定的市值配售資金可能會出現明顯松動,若A股市場沒有足夠的賺錢效應穩住這些資金,那么仍需要警惕市值配售資金的拋售壓力。

關鍵詞: 市值配售 持股市值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