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自貿區再擴容 京湘皖入圍浙江擴區

2020-09-22 04:25:54來源:上海證券報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

自貿試驗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經過7年的發展,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已擴展至21個。

“我國自貿試驗區的開放已經從沿海、沿邊走向內陸,形成多點開花、多點輻射的態勢,加快了自貿試驗區改革向全國復制推廣的速度,形成了全國自貿試驗區改革的‘錦標賽’。”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說。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昨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這次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擴容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改革探索,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推動加快形成發展的新格局。

著力科技領域補鏈強鏈

“北京科技創新動能強勁,湖南裝備制造業積淀深厚,安徽新興產業要素比較活躍,浙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這4個地區新設或者擴區,將通過科技創新從源頭上補鏈強鏈,依靠產業鏈集成創新進一步穩鏈固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先進性、穩定性和競爭力。”王受文說。

從湖南、安徽和浙江新片區的方案中都能看到這一特點。尤其是浙江的方案中明確,圍繞新材料、生命健康等產業,建立產業鏈“鏈長制”責任體系,推動產業集群在空間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緊密協同。

安徽的方案明確重點發展第三代半導體、金屬錸等前沿材料產業,培育發展石墨烯產業,支持超前布局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生物制造、先進核能等未來產業。

“安徽自貿試驗區將在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中實現新作為,瞄準‘卡鏈’‘斷鏈’的產品和技術,加大科技攻關力度,突破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章曦在發布會上表示。

突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在此前已有的18個自貿試驗區中,11個屬于沿海,7個屬于內陸,此次新增的北京、湖南、安徽3個自貿試驗區都屬于內陸地區,有助于進一步服務我國區域發展戰略。

從區域發展角度看,北京關乎京津冀協同發展,湖南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經濟帶,安徽和浙江處于長三角區域。王受文表示,選擇在這4個地方新設自貿試驗區或者擴區,會實現京津冀全覆蓋和長三角全覆蓋。湖南新增自貿試驗區有利于國家中部崛起發展戰略,整體有助于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

除了有利于國內的區域發展戰略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也是新設自貿試驗區的亮點之一。陳波表示,湖南自貿試驗區的一個亮點就是強調‘一帶一路’特別是中非合作,是所有自貿試驗區中與‘一帶一路’結合最為明確的。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報翔在發布會上表示,湖南自貿試驗區的長沙片區將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通過建設非洲在華非資源型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中非經貿合作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對非金融服務能力等系列改革試驗,進一步完善對非經貿合作新機制。

探索更高水平自主開放

“新設一批自貿試驗區有利于進一步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王受文表示,“北京、湖南、安徽、浙江這4個省市外向型經濟基礎相對比較好,增長也比較快,可利用它們的特點進一步釋放巨大的潛力和發展動能。”

“北京自貿試驗區在數字經濟方面的改革被賦予很大期待,未來對外開放和國際經貿合作中不可避免要對數字經濟合作方面及安全性方面設立相關的標準,因此需要具有良好基礎的北京來先行先試。”陳波表示。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晉柏在發布會上表示,通過增強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鼓勵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建設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等三方面近20項措施,北京將開展高水平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方面的先行先試。

關鍵詞: 卡鏈 擴容 自貿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