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華為展示智能體實踐 推動千行百業智能升級

2020-09-24 17:31:38來源:新華網  

9月24日,在華為全聯接2020,華為發布了政企智能升級的系統化參考架構智能體,同時展示了智能體在華為內部以及千行百業中的探索和實踐。華為云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表示,AI已經進入華為的所有主業務流程,目前已經在200個場景應用,例如銷售、研發、服務、供應等,創造了超過8000名數字員工,發揮了巨大價值。此外,華為與伙伴已經一起將智能體在超過600個項目中進行實踐,智能升級正在改變千行百業。

華為云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發表主題演講

智能體已進入華為所有主業務流程

據悉,智能體以云為基礎,以AI為核心,通過云網邊端協同,構建開放、立體感知、全域協同、精確判斷和持續進化的智能系統,客戶和伙伴可以基于智能體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目前,華為將AI引入了所有主業務流程,全面提升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在打造全流程智慧供應領域,華為業務遍布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90個中心倉。在貨量預估、裝箱、報關、倉儲管理、提貨等供應鏈管理環節中,華為全面引入了AI能力,截止目前,訂單履行周期下降了76%,每年節省70多億成本。

在工程交付領域:過去,工程交付需要監理、客戶、華為、伙伴分批上站,多次檢查,費時費力。華為每年交付站點超過300萬,有超過5000萬安裝項需驗收,引入AI后,通過視頻實時傳至后端,利用視覺分析和條目質檢算法,實時檢查作業合規情況,并對所有部件遠程智能驗收,驗收耗時從4個小時降到半個小時以內。華為把AI引入到工程交付的各個環節后,去年節約成本60多億人民幣

在全球,華為在ICT領域有9千萬合同,涉及30種語言。華為將AI引入合同的寫、錄、審各環節,大幅提升效率和合同質量。

智能體助力千行百業智能升級

除了自身實踐,華為攜手合作伙伴,將智能體應用于千行百業的體驗重構、流程優化及使能創新中,創造了巨大價值。

以氣象預報為例,在深圳全市分區部署高清攝像機采集天空的云、雨、霧等圖像數據,通過5G將收集到的數據實時回傳到云上,把各區的數據拼成云天全景拼圖,再和氣象雷達數據擬合,使用AI技術就可以精準預測到4小時以內的天氣變化。

以鋼的晶粒度品質評級為例,以前判定結果受人工主觀影響大。在永鋒鋼鐵,通過AI與工業機理融合,鋼材智能評級結果準確率達到95%以上,評級效率是人工的數百倍。

以取消省界收費站后高速聯網收費為例,全國改造了9400多個收費站和8萬車道,實現了全國高速公路一張網,開創了收費站無感知通行時代。

侯金龍表示:“在智能升級的實踐中,AI應用需要與行業知識相結合,但常常懂AI的不懂行業,懂行業的不懂AI。如今AI已經具備進入所有業務主流程的能力,但要想AI真正產生價值,聚焦場景很重要,要從Top場景切入,尤其是海量、重復、復雜的場景效果最好,同時業務部門的深度參與是關鍵。華為希望與伙伴一起,打造智能體,推動千行百業的智能升級,共建全場景智慧。”

關鍵詞: 華為展示智能體實踐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