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又一家外資控股券商申請設立 落戶青島!外資股東是意大利最大

2020-10-11 08:06:35來源:券商中國  

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與青島國資聯手,申請設立青島意才證券,其中外資股東持股51%。

根據證監會9月30日披露,9月28日,青島意才證券有限公司(簡稱“意才證券”)的設立申請資料已獲接收。而在不久之前的8月22日,聯合圣保羅銀行“中國發展項目”負責人斯特拉諾曾表示,隨著中國金融開放政策的不斷發展,聯合圣保羅銀行不斷擴展在中國的投資,其中就包括即將向監管提交與中方股東合資成立證券公司的申請。

事實上,近年來聯合圣保羅銀行不斷擴展在中國的投資,包括自2007年起一直是青島銀行(行情002948,診股)的戰投股東,持有鵬華基金49%的股權,2016年9月成立獨資控股的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簡稱“青島意才”)等。2019年底,聯合圣保羅集團更是專門設立了一個包括財富管理在內的全方位的“中國發展項目”。

在中資股東這邊,據青島意才董事長安東尼洛·皮安卡斯泰利今年5月透露,聯合圣保羅銀行將與青島國信、青島海灣和青島地鐵三個股東合資,成立合資證券公司。其中,青島國資委旗下的青島國信出面遞交了申請材料

意大利最大銀行謀求券商牌照

證監會信息顯示,截至9月30日,共有17家證券公司正在排隊等待設立申請獲批,其中就有9月28日剛剛完成申請材料遞交的意才證券。

而在2019年底,一家“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獲得了基金銷售許可證,成為了國內第一家持有基金銷售許可證的外資銀行子公司。公開信息顯示,青島意才是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的全資子公司。

更為巧合的是,青島意才董事長安東尼洛·皮安卡斯泰利今年5月曾透露,聯合圣保羅銀行將與青島國信、青島海灣和青島地鐵三個股東合資,成立合資證券公司。

這一消息與券商中國記者日前獨家獲悉的“青島市國資委旗下的青島國信正在謀求設立證券公司,并已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材料”不謀而合。(詳見券商中國9月30日報道《獨家 | 又見國資謀求券商牌照,青島能否再添證券"新兵"?還有外資行搭臺唱戲》

據券商中國記者求證,此次申請設立的意才證券,正是聯合圣保羅銀行與青島國資合資設立,由意方股東持股51%的外資控股券商。

聯合圣保羅銀行是意大利最大的銀行,其CEO卡洛·梅西納在上半年總結致辭中提到,盡管在2020年上半年經歷了一段極具挑戰的時期,該行還是實現了自2008年以來最佳的半年凈收益表現:上半年凈收益總數達26億歐元,已經完成了今年目標的86%。為應對新冠疫情的9億歐元撥備款項,今年上半年的凈收益同比仍然實現了39%的增長。

同時,聯合圣保羅銀行已與意聯銀行的股東成功簽訂了并購協議書,占股90.2%的股東最終選擇加入聯合圣保羅銀行。預計合并后的集團在歐元區銀行業中:市值排名第二,營業收入排名第六,總資產排名第八。

意方股東加快中國業務布局

聯合圣保羅銀行對在中國開展業務可以追溯到1981年。彼時,聯合圣保羅銀行在北京獲批開設了代表處,也是當時最早獲批的三家歐洲商業銀行之一。目前,該行在國內還有上海和香港兩家分行,其中香港分行是其整個亞洲業務的樞紐。

8月22日,聯合圣保羅銀行“中國發展項目”負責人斯特拉諾在公開致辭中稱,在全球經濟劇變的大環境下,聯合圣保羅銀行以青島意才為中國項目的橋頭堡,長期看好并持續布局中國市場。

“隨著中國金融開放政策的不斷發展,聯合圣保羅銀行不斷擴展在中國的投資,投資青島銀行和鵬華基金、成立獨資控股的青島意才、即將向監管提交與中方股東合資成立證券公司的申請,都代表著聯合圣保羅銀行對中國市場的肯定。”斯特拉諾表示。

據悉,自2007年開始,聯合圣保羅銀行一直是青島銀行戰略投資者股東,到現在已經是十余年的合作;聯合圣保羅銀行還持有鵬華基金49%的股權(通過旗下歐利盛資本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全資設立子公司青島意才,并于2019年底成為首家在中國取得基金銷售牌照的外國商業銀行全資子公司。

青島意才總經理蔣百德稱,青島意才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第三方分銷網絡,成為聯合圣保羅銀行的戰略計劃增長點之一,這也是聯合圣保羅銀行在中國發展財富管理服務的宏偉項目的核心。未來,青島意才還將申請更多的牌照,以便開展更多的業務,尤其對正在征求意見的基金投資咨詢管理辦法非常感興趣,計劃盡快申請。

攜手青島國資加快本地化步伐

2013年9月,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完成全資收購萬通證券(原青島證券),并將其更名為中信證券(山東),山東境內證券公司再少一家。山東證監局數據顯示,截至8月,山東轄區僅有中泰證券(行情600918,診股)一家證券公司。

如今,青島作為計劃單列市和北方金融對外開放的窗口,擁有了獨特的金融地位,這也成為青島此次申請設立意才證券的重要區位優勢。

而從中資股東方面來看,此次出面遞交設立申請的青島國信,旗下金融牌照相當齊全。

公開信息顯示,青島國信成立于2008年2月,注冊資本為30億元,是由國家單獨出資、青島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青島國信主要通過旗下子公司青島金控開展金融業務,該公司也是青島市首家國有金控公司。

國信金控目前投資了青島銀行、青島農商行、陸家嘴信托、中路財險、泰信基金等多家金融機構,是青島市金融牌照最齊全的地方國有金融控股平臺,并涉及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類金融業務,相比于山東省級金控平臺亦不遜色。

青島海灣是青島市直屬國有大型化工企業集團,前身是青島市化工局。目前,青島海灣集團資產總額186億元,員工3200人,旗下擁有海灣化學、海灣精化、青島堿業、海達控股、海灣索爾維、海灣港務等二十余家控股和參股企業,位列中國化工500強。

青島地鐵則是由青島市政府國資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重組青島市地下鐵道公司。2013年2月22日,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與青島市地鐵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合署辦公,具體承擔青島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投融資以及資源開發職能。

可見,在目前意方透露的3家可能的中方股東中,僅青島國信具有金融行業領域資源和經驗,預計未來將針對合資券商意才證券的落地生根,與外資股東展開更多角度的合作。

事實上,從目前合資券商設立的情況來看,外資股東攜手國資金控平臺的案例屢見不鮮,引入國資股東,尤其是國資金控平臺的參與,這也被看作是外資進軍國內證券市場,加速本土化改造的絕佳路徑。

關鍵詞: 外資控股券商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