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李一男從“兩輪”殺入“四輪”

2020-10-16 22:33:20來源:Donews  

天才李一男的故事在互聯網圈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7歲便以火箭般的速度登上華為副總裁的位置,被外界“欽定”為華為任正非的接班人。之后又加入百度,被李彥宏稱之為能擔任全球能擔任百度CTO三人中的其中之一。但百度李彥宏還是沒能留住這個天才,后來陸續有過中國移動、金沙江創投等短暫的經歷,在這次進入智能電動車領域前,對李一男最重要的一次經歷便是創立了小牛電動。

2015年,李一男宣布進入智能出行領域,創立小牛電動。并發出誓言,這是他最后一次創業,但在小牛首款電動車發布的兩天后,李一男就被警方帶走,這一走就是兩年,2017年末,李一男出獄,雖然仍用股權控制著小牛電動,但管理層中已經沒有了他的位置,后來上市的敲鐘人也不是他,小牛電動從一定意義上是成功的,但這個成功似乎和李一男沒有多大關系,更何況從高度上,小牛電動遠不能滿足互聯網圈對這個曾經天才少年李一男的期待。

如今的李一男,已是知天命的年紀,但他又要再次發起最后一次創業的沖鋒了。

根據媒體披露的消息,李一男智能電動汽車的創業已經進入樣車試驗階段,預計2022年左右可以面世。并且已在上海設立的研發中心,團隊規模已超百人,選擇的智能電動汽車方案正是和理想一樣的增程式方案。

李一男會成功嗎?這是外界給李一男直擊核心的一問。國內的智能電動汽車造車的第一波新選手們用了多年的終于翻過去了PPT造車的這個極具諷刺性的稱謂。目前如小鵬、蔚來、理想、威馬這四家基本上形成了穩定了量產產能,確立了造車新選手四強的格局,可以說獲得了的第一階段的成功,但對于剩下的那幾十上百家廠商來說,都是失敗的結局,總之造車這件事,對這些創業選手們是九死一生的事。

蔚來創始人李斌曾說,沒有200億就不要造車,但即使蔚來獲得的資金遠超200億,同樣讓李斌成為2019年最難的人,蔚來逼近退市的邊緣,對于剩余的那三家廠商而言,這樣的經歷在過去的幾年中幾乎都或多或少的上演過。那對于如今的李一男,他能度過這個九死一生的考驗嗎?

電動車的解決方案中,蔚來、小鵬等都是純電方案,理想是增程式解決方案,在理想未正式交付之前,對增程式的方案并不看好,但從理想交付的情況看,增程式的方案正在慢慢教育用戶。同時理想的背后現在還有王興和美團這個極具份量的支持者。

李一男選擇增程式這個相比較不是更優的電動汽車解決方案,其實它試圖在用戶里程焦慮這個點上為自己的智能電動汽車樹立支撐點。電動車千好萬好,但與燃油車相比,里程焦慮一直是沒有解決的問題,即使到今天為止,眾多的智能電動汽車廠商實際產品的里程已經超過了600公里,實際與燃油車相差無幾,但其實這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從用戶的角度上考慮,不是說電動汽車的續航到一定的值后就可以解決續航焦慮的問題。

關鍵的問題是,電動車始終都無法給客戶像燃油車一樣的相對自由的使用感受,而增程式技術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說集成了燃油車和電動車的雙重優勢。因此李一男的的電動車創業成功的關鍵要素就是能否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形成自己的品牌定位。當然,大量的資本支持是基礎條件。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系DoNews專欄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donews.com)

關鍵詞: 李一男從“兩輪”殺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