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人壽蘇恒軒:三大難題倒逼壽險業加快轉型升級

2020-10-17 18:03:59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在疫情新常態背景下,作為我國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人身險業面臨哪些挑戰,又該如何應對?近日,中國人壽總裁蘇恒軒在壽險業轉型發展峰會上指出,我國壽險業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補償式的發展接近尾聲,眼下正面臨三大難題:傳統驅動紅利消退、結構性矛盾及新業態沖擊,這些都將倒逼壽險公司加快轉型。

蘇恒軒表示,壽險行業正經歷由要素驅動轉向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如何盡快渡過新舊動能轉換期至關重要。以投資收益為例,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前所未有,在全球經濟未全面恢復前,投資不確定性必然有所上升,導致資產驅動型的發展模式越來越難。

同時,就壽險業內部而言,最為突出的是結構性問題。蘇恒軒分析稱,在產品層面,保險產品同質、價格競爭嚴重的同時,一些領域由于種種原因缺乏關注,保險產品供給遠遠不足;在客戶層面,部分客戶被過度開發,購買保單達到5-8件,但也有大量客戶僅有一件長險或短險。在區域層面,大中城市城區網點密布,而縣和鄉鎮地區還存在大量空白。

不過,隨著“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重大戰略構想的提出,后疫情時代也為壽險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四大新機遇。

一是新需求成為提升保障水平新動力。國內大循環的啟動離不開需求端的釋放,研究表明,社會保障水平越高,消費動力越足。蘇恒軒指出,壽險業必須深入思考的是,如何抓住參與和服務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機遇,以實現社會、企業以及客戶價值的有機統一。

二是新市場打開壽險發展新空間。京津冀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戰略,城市群、都市圈的出現,打破了過去行政區域主導的人口、資源流通模式,勢必帶動壽險產品設計、銷售、服務模式的改變。

三是新基建形成保險資金新風口。新型的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市化等迎來巨大投資空間,與保險資金的周期長、規模大、來源穩定等特點高度匹配。蘇恒軒認為,壽險資金可通過布局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投資,既形成穩定的長期回報,也緩解資負匹配缺口問題。

四是新技術加速轉化為發展新動能。當前數字化、互聯網化、智能化已在壽險企業得到長足發展和應用,數字化基礎平臺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和全價值的特點,正全面改變壽險業的產品、銷售、服務及投資全價值鏈,對壽險公司決策、精算、財務、組織架構等各個管理環節產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 中國人壽蘇恒軒:三大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