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行讓利步入尾聲了嗎

2020-10-31 07:30:05來源:投資快報  

郭施亮

今年以來,銀行與地產行業的政策壓力是比較大的。前者,持續存在著加速讓利實體經濟的使命,且今年以來,銀行業尤其是國有大行的業績表現明顯受壓,一舉打破了以往銀行業躺著賺錢的黃金發展狀態;后者則是受到了房住不炒的壓力影響,且在近期隨著“三道紅線”的出爐,對房企的發展經營壓力,則是充滿了挑戰。受此影響,房企也在投資、融資以及銷售等環節上開始下功夫,并實施了一系列的戰略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房住不炒以及“三道紅線”的壓力之下,實際上意味著房企洗牌壓力正在加速上演,一輪優勝劣汰自然必不可少。

如今,實體經濟開始有所起色,這是否意味著銀行讓利已經步入了尾聲呢?作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業,雖然賦予了特殊時期下的特殊發展使命,但銀行業的興衰卻直接影響到國內金融體系的發展根基。由此可見,銀行讓利實體經濟的行為更可能屬于適度讓利,并非持續非理性的讓利,因為誰也不愿意看到銀行業受到更大的風險考驗。

隨著實體經濟的逐漸回暖,國內銀行業的讓利壓力自然有所降低,但因銀行業本身屬于“躺著賺錢”的行業,因此銀行讓利估計還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不過相對于今年上半年,四季度及明年銀行業讓利實體經濟的壓力可能會有所減輕。從二級市場的表現分析,近期港股銀行股已經出現了明顯異動的走勢,作為價格表現更為活躍的港股市場,它的價格表現更是成為了一個風向指標。從資本的角度出發,似乎看到了銀行業的政策拐點正在逐漸接近。

經過了一系列的壓力之后,銀行業的估值水平已經被極度打壓,尤其是港股市場的銀行股,基本上處于歷史估值低點區域。很顯然作為定價權在外資身上的港股銀行來說,隨著它的價格的快速回暖,似乎意識到國內銀行業的政策壓力以及讓利壓力開始有所減緩,這也是銀行業加快估值修復的契機。

不過銀行的壞賬率及凈利潤下滑的表現,本身還是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作為一個政策主導的行業,自然不會讓其觸及系統性的風險,但上半年銀行業的壞賬提升壓力,仍然存在一個不斷消化的過程。此外,市場更為擔心的是銀行的股息分紅會否因此大幅下滑,仍然存在一定的未知數,因為對銀行股尤其是國有大行銀行股來說,股息分紅是它的根基,一旦股息率發生大幅下降的跡象,那么將會從本質上影響到銀行股的中長期價值投資邏輯,這對大資金來說也是最核心的影響。

因此對銀行股價格的反彈,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理性。近期銀行股的反彈更多屬于對極度打壓后的估值修復需求,但要想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價格趨勢拐點,除了政策層面上的壓力顯著減緩外,仍需要看未來銀行業的股息分紅會否發生明顯下滑,同時銀行業的壞賬率及凈利潤的波動預期,同樣影響到大資金對銀行股的真實態度。

本文來源財富動力網,未經財富動力網書面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合作請聯系:呂先生(電子郵箱:tzkb927@163.com)】

關鍵詞: 銀行讓利步入尾聲了嗎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