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橡膠劇烈波動的背后:剛剛還在扼腕痛心失之“膠”臂 轉眼就“

2020-11-01 09:49:10來源:期貨日報  

最近,橡膠價格波動劇烈,成為期貨市場最搶眼的品種之一。對此,投資者的心情是極度復雜:10月28日,滬膠多合約漲停,在空倉者扼腕嘆息錯過牛市上車機會之際,當天晚上又大幅低開,接下來連續回調,又讓大批追高者為此焦頭爛額。有網友總結最近的橡膠行情:“昨天還是’失之膠臂‘,今天就’膠頭爛額‘了。”

受益于東南亞減產預期增強、需求超預期恢復、全乳交割貨源偏緊,國慶節后橡膠期貨2101合約啟動一輪快速上漲行情,自12600元/噸一線連續拉升,于本周三盤中漲至16635元/噸,再創年內新高,月度漲幅也為2017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然而,前期利多因素逐步被消化,短期價格漲幅過快過大,橡膠期價存在一定的回調需求,從10月28日夜盤開始,滬膠盤面減倉較多,主力合約大幅回落,回吐前一日漲幅,周五亦繼續下挫,日內價格上下波動超1000點。

實際上,早在7月中旬橡膠原料價格就開始路上漲,“一”節后提漲非常明顯。對于此前這波上漲,國泰君安期貨天然橡膠高級研究員高琳琳認為,其核心邏輯是膠種間結構性失衡,強弱錯配所致。

據她介紹,本周初泰國膠水與白片基本平水,膠水升水杯膠價差已經處于歷史極高值。這種價差結構壓制了煙片和標膠的提產和原料分流。不僅僅是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原料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國內產區中云南產區濃乳廠投產,9710、濃乳的加工利潤都非常好,擠壓全乳膠原料市場,原料爭奪激烈。11月末云南地區面臨停割,因為濃乳廠還有冬儲的需求,預計原料價格仍將高位運行。海南產區原料價格出現暴漲,主要是強降雨影響割膠作業,以及檳榔價格向好分流部分勞動力影響,當地原料產出縮減,海內外原料價格高位運行給盤面上漲提供了支撐。今年全乳產量不及預期,近期上期所的注冊倉單量在24萬—25萬噸,11合約結束后留存倉單量在5萬—6萬噸,加上新膠注冊量少,基本面形勢有利于做多,盤面吸金效應明顯,導致橡膠價格大幅上行。

對于后市,弘則研究分析師趙路陽認為還是要看基本面驅動。他表示,橡膠多頭從“十一”節后開始炒作的“供應收緊+恐慌性補貨”題材仍在,強勢的原料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轉向,從上游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乳膠搶原料的意愿仍然非常強,煙片成交也依然火熱。

但從需求端看,高溢價的全乳已經有走弱跡象,替代品價格有所回升,這反映出目前終端開始對高價全乳進行反替代,且替代品用量開始增加。

“從這個角度看,全乳目前的1—5—9月近月back結構就是一個假back,并不是對實際全乳需求的強預期。”他表示,但這是中期交易邏輯,而不是會對當下行情產生影響。

在趙路陽看來,目前的狀況還不能完全判斷盤面趨勢已經出現轉向,但周五和周四都顯示對盤面上行有抑制,即盤面持倉量的縮減。他解釋,周四是因為歐洲的二次疫情暴發,市場對宏觀形勢的擔憂,呈現出多空雙減的局面,因此不能給出明確的轉向判斷,周四夜盤市場也在短暫低開后重新翻紅,日盤的減量也有明顯的補充。但從周五日盤的情況看,尤其是午后的跳水,顯示市場對于歐洲二次疫情形勢的交易邏輯或并不是短暫的一次性沖擊。不過,目前終端的需求反饋暫時還未出現明顯回落跡象。

“現在轉向的僅僅是情緒端,而不是實際的需求坍塌。”趙路陽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對于情緒端的交易,目前的交易點和三、四月份時也不太一樣,二季度交易的是恐慌情緒下導致的風險資產拋售,而目前交易的則是二次疫情導致的需求萎縮,即從疫苗落地后的經濟恢復強預期轉向二次疫情領先疫苗先落地的弱預期。這兩點最大的差距就是情緒的底無法評估,因為不知道市場能恐慌到什么程度,而需求萎縮的底是可以評估的。

海外原料端看,短期仍然處于偏強勢的狀態。泰國膠水受天氣、外勞及乳膠強勢等影響一路走高,且出現了所謂“北膠南運”現象,運費在每公斤2泰銖左右,但利潤能達到每公斤4泰銖。白片、煙片成交仍然偏強,長約船期有延遲情況。印尼本地原料受停割及國際工廠采購需求影響,價格持續強勢,巨港,坤甸當地杯膠原料價格均在20000印尼盾/公斤以上。馬來本地原料減產較為嚴重,非洲原料到港船期也有延期可能(科特迪瓦大選影響港口裝運)。

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以及盤面的減量表現來看,趙路陽認為短期市場可能會進入調整區間,建議前期多單逐步止盈離場,但從基本面的角度看,多頭邏輯在當下仍然無法證偽。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天氣端還存在不確定性,降雨偏多的時點不確定已經過去,在市場還沒有看到交割品供應偏緊格局得到明顯緩解的情況下,很難說多頭趨勢已經徹底逆轉,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追空。

關鍵詞: 橡膠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