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逾五成上市公司前三季凈利同比增長

2020-11-02 05:47:23來源: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董添 

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截至10月30日晚20點,3984家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三季報,其中2097家上市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到52.64%。疫情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正逐步轉淡,大部分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開始回升。

疫情影響轉淡

分行業看,申萬二級行業顯示,飼料類、畜牧養殖類、建材類、物流類、醫藥類、醫療設備類、計算機應用類、半導體類、食品加工類、通信設備類、汽車產業鏈類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長幅度居前。相比之下,化工、交通運輸、房地產、建筑材料、傳媒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分化較為明顯。

不少公司受防疫期間“宅經濟”刺激,業績表現可圈可點。其中,以可穿戴設備類、速食品加工類、通信設備類上市公司表現尤為明顯。

以制作火鍋速凍食品的安井食品為例,公司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44.85億元,同比增長28.3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9億元,同比增長59.17%。第三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6.33億元,同比增長40.9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9億元,同比增長63.26%,業績超市場預期。

對此,中泰證券研報顯示,安井食品火鍋料快速放量、經銷商渠道收入提速。分產品看,第三季度,公司面米制品同比增長18.91%,表現穩健;火鍋料產能快速釋放,鎖鮮裝各產品系列放量;餐飲消費需求恢復助力肉制品、魚糜制品、菜肴制品收入增速分別達成52.81%、54.50%、27.06%,環比增幅均大幅提速。

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到,不少上市公司受行業景氣度提升、自身積極降本增效等影響,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較大,疫情對業績的影響逐步轉淡。這在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汽車配件產業鏈的上市公司中表現尤其突出。

江河集團10月29日晚發布的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52.2億元,同比增長9.04%;共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41.52%。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公司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各項業務工作,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二季度公司經營已基本恢復正常。從第三季度業績看,公司已經走出疫情影響,單季度業績增幅較大。

同日,江河集團還對外發布了前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顯示,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建筑裝飾和醫療健康兩個板塊,其中建筑裝飾板塊前三季度累計中標金額約為174.83億元,同比增長5.1%。項目中標數量為721個,同比增長5.10%。從公司建筑裝飾板塊前三季度中標金額及數量具體來看,幕墻系統中標金額合計100.29億元,同比增長2.46%;內裝系統中標金額合計74.54億元,同比增長8.87%。

存在“增收不增利”現象

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到,受降價促銷等因素影響,不少上市公司存在“增收不增利”的現象。這在房地產類、家電類、服裝家紡類上市公司中表現尤其明顯。

有地產開發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開發商都將推盤節奏放快。往年四季度是地產行業競爭最激烈的時間,但是今年開發商普遍將這一節點提前到三季度。因此,對房企而言,三季度收入普遍有質的增長,但是利潤空間有一定的壓縮。

針對房地產行業后續的投資邏輯,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房地產行業融資面臨“三道紅線”的考驗,未來房企比拼更多的是負債率和安全性。房企犧牲高負債模式下的高速增長,將是未來的主要方向。

服裝家紡類上市公司方面,以三夫戶外為例,公司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同比增長2.9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888.82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110.83萬元,由盈轉虧。

針對服裝家紡類上市公司后續的投資邏輯,興業證券研報顯示,紡織制造板塊方面,海外訂單回流國內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是疫情的持續發酵有可能引起更大的訂單轉移,看好國內的紡織制造龍頭企業持續提高全球范圍的市占率。品牌服飾板塊方面,國內的終端零售情況逐月好轉,截至9月,大部分的企業零售流水都實現了同比正增長,看好消費情緒在四季度繼續回暖。家紡板塊方面,上半年婚慶活動推遲到四季度集中釋放,將利好家紡企業婚慶類產品的銷售。

全年預喜率低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572家A股上市公司對外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預告,218家預喜,預喜率為38.11%。其中,略增44家,扭虧66家,續盈9家,預增99家。已發布全年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預喜率整體不佳。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部分上市公司受到原材料漲價影響,影響全年毛利潤。以金浦鈦業為例,公司在三季報中預計2020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876.55萬元至5127.05萬元,同比下降255%-305%。受疫情影響,原輔料供應受限采購價格上漲,鈦白粉生產成本上升,鈦白粉銷售價格持續下跌,導致鈦白粉毛利率大幅下降。

但需要指出的是,近期,鈦白粉類上市公司已經開始密集發布漲價函。金浦鈦業就在發布三季報的當天,披露了主營產品價格調整的公告。公告顯示,根據目前國內國際鈦白粉市場情況,經公司價格委員會研究決定,自10月29日起,公司銳鈦型和金紅石型鈦白粉銷售價格在原價基礎上,對國內各類客戶上調1000元人民幣/噸,對國際各類客戶上調150美元/噸。公司將密切跟蹤原材料價格的走勢及供需情況變化,及時做好鈦白粉產品的調價工作。本次產品價格的調整,對公司整體業績提升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此外,部分食品、飲料類上市公司全年凈利潤增速放緩明顯。究其原因,相關公司在渠道建設、增設門店等業務上投入了較大的成本。此外,降價促銷也損耗了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

對此,東興證券研報指出,未來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多維度觸達消費者成為未來食品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疫情的沖擊又起到培育市場和加速渠道融合和行業整合的作用。

關鍵詞: 逾五成上市公司前三季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