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從野蠻生長到乘風破浪期市“一卷詩成三十年”

2020-11-02 07:02:20來源: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張利靜 馬爽 

工業化和城鎮化軌道上快速行駛的中國經濟列車,將中國期貨市場帶入一片繁榮之地。30年來,中國期貨市場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30年后,中國期貨市場正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發。

從無到有逐漸壯大

30年來,期貨市場格局逐步擴大,期貨公司治理走向規范,投資者機構化持續提升,創新業務不斷落地,國際化越走越遠。2020年,86個期貨期權品種覆蓋能源化工、金屬、農產品及金融等領域,市場資金總量近8000億元,第五家期貨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獲準籌建……

“相較美國期貨市場150多年發展歷史,我國僅用30年時間就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的期貨市場體系。”中大期貨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景川說。 

作為中國期貨市場最早期的研究和推動者,金鵬期貨董事長常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中國期貨市場30年來取得輝煌成就,一是上世紀90年代,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完成了價格改革“雙軌合一”的歷史任務,為整個商品市場價格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二是充分發揮功能作用,越來越多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提高了競爭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彌補了經營管理方面的缺陷。三是很多品種不僅形成了國內統一價格,其定價功能也得到充分體現,一些國內獨有商品的定價具有國際權威性。四是中國期貨市場投資者起初以散戶為主,隨著市場發展,其中產生了一批大師級人物,不僅能夠在國際定價市場準確預測商品價格走勢,并且能夠在與國際資本博弈中勝出。五是帶動整個商品價格體系形成,進而促進社會資源合理配置。

深層因素促發展

30年,中國資本市場之河晝夜不舍,期貨支脈蜿蜒曲折,不時翻滾起令人驚喜的浪花。

景川表示,中國期貨市場30年來不斷取得進步的深層原因,一方面,隨著我國實體經濟高速增長,金融市場持續完善,在城鎮化、工業化快速推進下,實體經濟產生的風險管理需求對衍生品市場發展構成有力支撐;另一方面,期貨市場自身堅持了正確方向。

中國期貨市場早期經歷了野蠻生長階段。“監管與市場參與者成功與失敗的經歷為后繼者前行提供了良好借鑒。(下轉A03版)

關鍵詞: 從野蠻生長到乘風破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