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利及知識產權再議

2021-01-08 23:06:52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講座者言,世上兩件難事,一將別人的錢放入自己的口袋;二把自己的想法融入他人的腦袋。

2000年SONY哥倫比亞公司法律總監說過,娛樂業是生產快樂的,其所關心的只是顧客口袋的金錢;至于在生產娛樂的過程中產生了藝術品,那純屬意外。

無疑,好萊塢娛樂業是以創造經濟效益為第一位的,創造藝術品并不是其初衷。好萊塢名片與大量的好萊塢娛樂片不成比例。作為通論,企業做任何一件事,老板都要問這能帶來什么利益,沒利不會干。“更有甚者”,企業不掙錢,是不道德的(塑膠大王王永慶)。

“公司的意義就是用商業的方式幫助社會解決問題,生命的價值則在于通過給別人帶來快樂從而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快樂”(《中國企業家》2010年第21期卷首語)。

亞當 斯密《國富論》中“看不見的手”:“確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進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進那種利益。他只盤算他自己的安全,他所盤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像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

文化由習慣養成,也即風土或水土人情。藝術講特性與創造,文化是共性。藝術被大多數所接受就成為文化(北京大學教授陳少峰解讀文化產業2011年)。追求利益和幸福是人類的天性,知識產權制度正是抓住了人類的這一特點和弱點,用名與利使其煥發出巨大的熱情,故有這一命題:創新是知識產權的源泉,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動力。人們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實現了創新,從而達到了知識產權制度整體創新的目的。  

韋伯在其所著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強調:要記住,時間就是金錢。要記住,信用就是金錢。要記住,金錢具有孳生繁衍性。要記住這句俗話:善付錢者是別人錢袋的主人。

美國知識產權學者韓諾季認為,專利制度與發明創新無關,專利是保護投資的。他就此舉例,正是由于植物新品種的專利保護制度,美國政府和個人在此領域的投資比例是1:200,政府每投資一個美金,則有私人相應的200美元跟進。政府施以小利,成功地將個人的金錢放入國家整體發展的“大盤子”。這是專利及知識產權制度的保護功能具體為保護投資的“事半功倍”最大化。

保護是專利及知識產權制度“之腰”,猶如高中教育是人生教育“之腰”,此處“承上啟下”。抓住這個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問題就迎刃而解。在此,保護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牛鼻子”。

國家對投資者的專利及知識產權制度保護并最終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馬克 吐溫“俏皮”地說,沒有專利制度的國家,就如同螃蟹,雖能向前但走不了多遠。

專利制度使國家成為國民私人錢袋的“主人”?!

(2021年1月6日馬秀山)

關鍵詞: 專利及知識產權再議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