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內部審計“三結合”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2021-01-14 05:07:08來源:金融時報  

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要堅持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問題整改和成果運用相結合,全方位、全流程、全覆蓋做好審計工作,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一、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 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往往偏重于事后審計,而對事前審計普遍重視不夠。 事前審計主要對戰略規劃、經營目標、風險防控、財務預算等進行審計。戰略是農商銀行未來發展的方向,戰略定位精準、保持戰略定力是農商銀行能否實現長遠發展目標的關鍵。內部審計部門年初要對戰略規劃進行專項審計,客觀分析戰略規劃是否科學合理、是否覆蓋風險、是否適合自身發展、是否有利于長遠目標的實現,對戰略規劃提出相關審計建議,為機構決策和頂層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同時,內部審計部門要積極引入風險導向審計,將風險防控環節前移,掌握各項業務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找準問題癥結,精準實施靶向治療,開展事前風險專項審計,向業務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發送風險提示書,要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堵住風險漏洞,從源頭上防范風險隱患發生。 二、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 在審計實施過程中,現場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兩種審計方式各有利弊,現場審計的缺點是受審計時間、審計人員等因素的影響,審計對象的覆蓋面受到一定限制;而非現場審計由于部分數據來源于科技系統,準確度有待進一步驗證。 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雖然采取了現場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兩種方式,但經常將兩種方式割裂開來分別運用,未能做到二者相互結合綜合運用,從而造成審計效果不理想。因此,實際工作中兩種審計方式應綜合運用,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要將非現場審計發現的疑點數據關聯到現場審計工作中,采取現場審計的方式來判斷、驗證疑點數據是否真實可靠,用現場審計獲得的信息資料和審計事實來判斷、定性問題。 另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要將現場審計發現的問題引入非現場審計,運用問題導向思維,針對問題建立相應的審計系統模型,對相關問題進行拓展和外延,用審計系統模型發現更多的同一類型的問題,從而解決現場審計覆蓋范圍受限制的問題。 三、問題整改和成果運用相結合 在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過程中,內部審計部門往往偏重于督導被審計單位針對問題進行整改,而忽略了審計成果的運用,未能夠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和審計成果運用相結合,未能夠深層次挖掘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要及時督促被審計單位進行整改,深刻剖析問題根源,舉一反三,認真排查,進一步落實相關制度規定。 另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要將審計結果及時反饋給業務部門,督導業務部門將審計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加強內控合規管理,明確防控重點環節,監督臨柜人員執行制度、規范操作、防控風險。業務部門要將內部審計部門反饋的審計結果運用到實際管理工作中,及時梳理、制訂、修訂、完善內控制度和管理辦法,開展全面檢查和專項檢查,加大違規人員處罰力度,切實加強運營、信貸管理,堵塞風險漏洞,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臨柜人員要重點關注風險點和薄弱環節,學習掌握各項內控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辦理柜面、信貸業務,合法合規開展業務,從源頭上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要堅持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問題整改和成果運用相結合,全方位、全流程、全覆蓋做好審計工作,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一、事前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

  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往往偏重于事后審計,而對事前審計普遍重視不夠。

  事前審計主要對戰略規劃、經營目標、風險防控、財務預算等進行審計。戰略是農商銀行未來發展的方向,戰略定位精準、保持戰略定力是農商銀行能否實現長遠發展目標的關鍵。內部審計部門年初要對戰略規劃進行專項審計,客觀分析戰略規劃是否科學合理、是否覆蓋風險、是否適合自身發展、是否有利于長遠目標的實現,對戰略規劃提出相關審計建議,為機構決策和頂層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同時,內部審計部門要積極引入風險導向審計,將風險防控環節前移,掌握各項業務的風險點和薄弱環節,找準問題癥結,精準實施靶向治療,開展事前風險專項審計,向業務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發送風險提示書,要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堵住風險漏洞,從源頭上防范風險隱患發生。

  二、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

  在審計實施過程中,現場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兩種審計方式各有利弊,現場審計的缺點是受審計時間、審計人員等因素的影響,審計對象的覆蓋面受到一定限制;而非現場審計由于部分數據來源于科技系統,準確度有待進一步驗證。

  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雖然采取了現場審計和非現場審計兩種方式,但經常將兩種方式割裂開來分別運用,未能做到二者相互結合綜合運用,從而造成審計效果不理想。因此,實際工作中兩種審計方式應綜合運用,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要將非現場審計發現的疑點數據關聯到現場審計工作中,采取現場審計的方式來判斷、驗證疑點數據是否真實可靠,用現場審計獲得的信息資料和審計事實來判斷、定性問題。

  另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要將現場審計發現的問題引入非現場審計,運用問題導向思維,針對問題建立相應的審計系統模型,對相關問題進行拓展和外延,用審計系統模型發現更多的同一類型的問題,從而解決現場審計覆蓋范圍受限制的問題。

  三、問題整改和成果運用相結合

  在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過程中,內部審計部門往往偏重于督導被審計單位針對問題進行整改,而忽略了審計成果的運用,未能夠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和審計成果運用相結合,未能夠深層次挖掘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要及時督促被審計單位進行整改,深刻剖析問題根源,舉一反三,認真排查,進一步落實相關制度規定。

  另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要將審計結果及時反饋給業務部門,督導業務部門將審計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加強內控合規管理,明確防控重點環節,監督臨柜人員執行制度、規范操作、防控風險。業務部門要將內部審計部門反饋的審計結果運用到實際管理工作中,及時梳理、制訂、修訂、完善內控制度和管理辦法,開展全面檢查和專項檢查,加大違規人員處罰力度,切實加強運營、信貸管理,堵塞風險漏洞,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臨柜人員要重點關注風險點和薄弱環節,學習掌握各項內控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辦理柜面、信貸業務,合法合規開展業務,從源頭上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關鍵詞: 內部審計“三結合”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