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

2021-12-10 23:11:05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12月10日電 (王全寶)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是一個工作總基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接受中新經緯專訪時表示,明年我們要做好兩件大事:一件是冬奧會;一件是將召開黨的二十大。所以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

中新經緯: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對此你如何看待?對明年經濟形勢有何判斷?

魏建國:我對明年宏觀經濟形勢還是比較樂觀的。我認為明年會保持6%左右的經濟增長。會議強調這個“穩”字,是在中國看到了全球的疫情,仍存在著不可預測性,以及經濟恢復有著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

做好明年的工作非常重要,明年一個非常關鍵的一年。確保明年的經濟發展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明年我們要做好兩件大事:一個就是冬奧會;一個就是將召開黨的二十大。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所以要“穩”字當頭,穩中有進,這是一個工作總基調。

無論是就業,還是發展經濟;無論是高水平對外開放,還是各項政策,包括社會政策、財政政策、對外開放政策,都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在明年保持一個比較平穩的健康的發展。

中新經緯:會議提出,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該如何看待明年房地產的發展?

魏建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房地產業方面的論述,為我們下一步的房地產政策指明了方向,房地產業總體要求是健康發展。

如何理解房地產健康發展?我認為必須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穩住一批。各級政府的調控政策要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隨著國家城鎮化推進,隨著進城的人越來越多,保障性住房一定要到位。

第二,放開一批。也就是說對那些比較有高端住宅需求的可以放開一批,但是必須要市場化運作,必須要在確保保障性住房的基礎上來放開一批。

第三,采取適應性的做法,“一城一策”,不同城市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以防房地產大起大落,使其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是最終目標。

中新經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會議為何要強調區域性協調發展呢?

魏建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決斷。今后國內城市競爭,不是單個城市競爭了,而是城市群的競爭。城市群競爭說到底也就是區域協調性發展。

長三角為什么發展這么好?我個人認為原因有兩條:首先是“一體化”搞得好奠定了長三角今后和其他區域發展,它能起到領先的作用。所謂“一體化”不僅僅是指交通上的半小時之內的到達,也不僅僅是指制度方面互相聯動,更不僅僅是指在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和人能夠享受到一體化帶來的好處,更重要的是一體化讓人們感到“平衡”,也就是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差距縮小。

其次,長三角的發展證明城市發展要有領頭雁,“雁陣式”的發展是值得推廣的。也就是說,在研究區域發展的時候,要有一個中心城市作為領頭雁。比如,一個1000-2000萬人口的中心城市,帶動周邊的400-500萬人口的城市雁陣式的發展,中心城市把溢出效應分享給周邊的小城市,同時也補足支撐中心城市發展。

越來越多的雁陣式模式發展,有大雁陣也有小雁陣,逐漸形成一體化發展,地區之間的差距就逐漸縮小。

除了地區差距,還要縮小城市之間發展的差距,包括交通設施、基礎改造、產業發展。比如,上海周邊帶動形成了蘇州、無錫、寧波、湖州等地區的發展。未來這些城市再帶動一些小的城市,逐漸就形成一體化的發展。一體化區域發展模式未來會愈加顯得必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強區域協調發展,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城市加一個城市,它的所呈現的效益和結果遠遠是1+1 >2,甚至更多。區域協調發展所帶來的乘數效應,今后幾年會日益顯現。(中新經緯APP)

關鍵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 要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