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華創宏觀:深圳財政收入大幅下滑的真相

2022-05-16 05:24:05來源:金融界  

文/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

5月11日,深圳市財政局披露數據顯示,今年1~4月深圳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309.8億元,下降12.6%;推算4月實現255億,2021年4月為457億,當月同比下滑約44%。

一、如何理解4月深圳財政收入下滑44%?

我們測算退、緩、減稅可解釋至少40個百分點同比降幅,政策而非疫情才是4月深圳財政收入大降的主因。

對于留抵退稅,4月約150億,同比拖累33個百分點。2019年深圳增值稅1163億(占稅收近40%),全國為6.23萬億;今年4月增值稅全國留抵退稅超8000億,則深圳4月留抵退稅約1163億/6.23萬億*8000億= 149億。

對于緩稅,4月約25億,同比拖累5.5個百分點。據深圳發改委,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政策實施后,深圳預計緩繳稅費195億元,平均到每月約21.7億(21Q4~22Q2);考慮到4月為繳稅大月,或約25億。

對于新增減稅,4月至少13億,同比拖累3個百分點以上。據稅務總局,一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1980億元,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3335億元,2021年新增減稅和降費之比約為10:1,按此測算4月深圳新增減稅約25*1980/3335*10/11=13.5億。

需要注意的是,深圳3月底出臺的“惠企30條”當中還包括了邊際力度更強的減稅降費措施,意味著按全國標準測算的13億只是下限。

退、緩、減稅加總,我們測算4月深圳稅費支持政策導致的減收約200億,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減收也就202億,表明政策而非疫情才是深圳財政收入大降的主因。

后續怎么看?兩個數據可驗證4月深圳經濟已基本恢復韌性,財政收入大概率隨之回暖:1-4月深圳增值稅發票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7%,其中4月單月增長2.5%;4月份深圳全社會用電量達83.13億千瓦時,超去年同期水平。

二、如何看待留抵退稅的影響機制和后續節奏?

進一步來看稅費支持政策中影響最大的留抵退稅:

基本概念——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什么?企業納稅期內增值稅銷項稅額小于進項稅額,就形成留抵稅額;留抵退稅就是對企業尚未抵扣的當期留抵稅額予以提前退稅,以增加企業現金流。

影響機制——如何影響財政收支?分兩步:第一步,體現為央地兩級的增值稅減收;第二步,中央再對地方減收通過大額轉移支付補償;兩步走的結果,是各地財政收支增速差迅速擴大——由于地方月度公布收入為本級收入、不含轉移支付,無法反映通過轉移支付獲得的財力補充,但支出端仍體現轉移支付支出。

政策安排——后續什么節奏?按既有安排,年內小微企業預計退近1萬億,中大型企業預計退約5000億;4月已集中退還微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5~6月將集中退還小型、中型企業。從最新進展看,4月進度已過半,5~6月節奏或仍偏快,意味著留抵退稅導致的政策性減收峰值4月已現,二季度仍影響較大。

關鍵詞: 財政收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