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中國銀河證券:國內內窺鏡市場持續增長 國產產品進口替代給行業龍頭帶來良好投資機會

2023-08-26 19:55:44來源:金融界  


(資料圖片)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國銀河證券發布研報稱,國內內窺鏡市場的持續增長和國產產品的進口替代給行業龍頭帶來良好的投資機會,隨著國產硬鏡和軟鏡新型技術如3D、熒光技術、4K技術等持續突破,國產龍頭將有持續較好的業績表現,推薦國產專業內窺鏡企業澳華內鏡(688212.SH)、開立醫療(300633.SZ)、海泰新光(688677.SH),并推薦內鏡業務占比雖小但高速增長的邁瑞醫療(300760.SZ)。

中國內窺鏡行業高速發展 打破外資壟斷加速國產替代

中國銀河證券指出,中國內窺鏡市場空間廣闊,2015-2020年我國醫用內窺鏡市場規模從131億元增長到254億元(CAGR=14.16%),高于全球增速,受益于國家政策扶持和臨床需求的增加,未來將持續高速增長;國產內鏡企業通過性價比、功能差異化等優勢搶占中低端市場份額,打破完全進口壟斷的局面,突破底層技術后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微創手術蓬勃發展帶動硬鏡設備需求 硬鏡功能不斷豐富提高診療效果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中國微創外科近年來高速發展,微創外科手術數量從2015年的580萬臺增長到2021年的1,860萬臺(CAGR=18.05%),滲透率從2016年的8.8%增長到2021年的14.2%。通過中美對比可以發現,中國的微創外科拓展空間廣闊。硬鏡作為微創手術必不可少的手術器械,微創外科的發展必然會帶動內鏡需求的快速增長;硬鏡廠商注重研發不斷更新內鏡功能從而提高診療效果,包括4K成像技術、3D成像技術和熒光技術等。4K技術在硬鏡的應用較為成熟,國內大多品牌都有推出具備4K技術的硬鏡。熒光技術方面,國產品牌海泰新光全球領先。硬鏡相較軟鏡集成度較低,國產產品性能比肩國際品牌,國產品牌快速打入中低端醫院,并逐步搶占三級醫院市場份額,未來將率先完成國產替代。

消化道腫瘤早篩率提升帶動軟鏡需求 一次性內鏡有望會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中國消化道疾病高發,胃癌5年生存率(20%)遠低于日本(92%),主要源于中國消化道腫瘤早篩早診滲透率不足,中國胃鏡(1,650/10萬人)腸鏡(500/10萬人)開展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隨著人們早篩早診意識提升,開放軟鏡診療醫院數量增多等因素,中國軟鏡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容。此外,一次性內窺鏡具有防止二次感染、低成本等優勢,將成為軟鏡鏡頭未來發展的趨勢。2020年全球一次性內窺鏡市場規模為5.28億美元,2016-2020 CAGR為48.58%。國內正值發展初期,至2023年年中國內已有48款一次性內鏡產品獲批。

風險提示:研發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至降價過快的風險、海外銷售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等。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